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预报名必须参加吗?届考生必看避坑诀窍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7 14:58:49

收到很多同学私信问:研究生预报名到底要不要参加?不报会不会影响正式报名?今天咱们就一次性说清楚这个问题,尤其针对全日制、非全和在职考生,不同人群有不同答案!废话不多说:预报名不是强制要求,但强烈建议这三类人一定要参加!第一类是应届毕业生,特别是考全日制研究 ...

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预报名必须参加吗?届考生必看避坑诀窍

收到很多同学私信问:"研究生预报名到底要不要参加?不报会不会影响正式报名?"今天咱们就一次性说清楚这个问题,尤其针对全日制、非全和在职考生,不同人群有不同答案!

废话不多说:预报名不是强制要求,但强烈建议这三类人一定要参加!第一类是应届毕业生,特别是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提前抢考点能选到本校考场;第二类是在职考研党,需要提前确认单位是否配合盖章;第三类是报考特殊专业(比如MBA、MPA、MEM)的考生,部分院校要求预报名审核材料。

关于预报名的3个冷知识:

1. 预报名的信息在正式报名时可以直接调用,不用重复填写

2. 每天9:00-22:00开放系统,别傻等凌晨操作

3. 报考非全研究生的注意:这里要特别核对"定向就业"选项

我强调一点在职考生: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考生报非全MPAcc时没参加预报名,结果正式报名时发现工作证明格式不符合要求,等重新开好证明考点已满,对了只能跨省考试。所以建议在职人员至少提前准备以下材料:①单位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 ②近3个月社保记录 ③毕业证学位证扫描件。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预报名后还能改志愿吗?

A:在报名期间可以修改除"报考单位、考试方式、专项计划"以外的信息

Q:同等学力申硕需要预报名吗?

A:这类考生直接参加申硕统考报名,不需要参与考研预报名

Q:预报名缴费后还能退费吗?

A:除以下4种情况外不退费:①选错报考点 ②重复缴费 ③信息填写错误 ④未通过学历校验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用建议:无论考全日制还是在职研究生,9月24日预报名当天定好闹钟,早上9点准时登录研招网。提前把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联系方式等信息整理成TXT文档放在桌面,到时候直接复制粘贴,能省半小时填表时间!

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预报名必须参加吗?2024届考生必看避坑指南

研究生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份清单请收好

一、基础材料:所有人都要准备的

1.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检查身份证是否在有效期内!过期了赶紧去补办,别卡在报名对了一天才发现。

复印件建议多印3-5份,用A4纸单面复印,正反面分开印更保险。

2. 近期免冠证件照

白底或蓝底电子版(具体要求看报考院校公告),别用自拍照!穿深色衣服,露出眉毛耳朵。

建议去照相馆拍,和老板说是“考研报名用”,对方会按标准调整尺寸。

3. 学籍学历证明

应届生:学生证(带注册章)+《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信网下载)。

往届生: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二、分情况准备的材料

应届生特别注意

找辅导员开在读证明,盖学院公章。

部分学校要求预毕业证明,提前问清楚报考院校的研招办。

往届生必看

1. 工作证明or社保证明(非户籍地报考需提供)

异地考试的同学,有些省份要求3-6个月社保记录,提前查清报考点政策。

无工作的,可能需要回户籍地考试。

2. 档案所在地证明

档案在人才市场的,直接去开调档函;在自己手里的赶紧存到正规机构。

特殊人群补充材料

退役大学生士兵:《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提交《报考登记表》并盖章。

三、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1. 报名信息表

网报成功后一定要打印!建议保存PDF备份,现场确认和复试都可能用到。

2. 电子材料命名规则

比如“张三-身份证正面.jpg”“李四-学历证书.pdf”,别偷懒乱起名,上传失败耽误时间。

3. 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

老生常谈但年年有人忘!手机号绑定、密码找回功能都确认一遍。

四、实用划重点

1. 材料装袋技巧

用透明文件袋分类装好,贴上标签。比如“原件袋”“复印件袋”,现场确认时直接抽材料,快人一步。

2. 提前一个月准备

尤其是往届生找材料费时间,毕业证找不到的赶紧补办,公证流程要15天以上。

3. 关注官方动态

每年都有学校临时调整材料要求,比如新增疫苗接种证明,盯紧研招网和报考院校官网。

学姐提醒一句:所有材料宁可多备不要少备,哪怕用不上也比关键时刻抓瞎强!赶紧转发收藏这份清单,按步骤打钩准备吧~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