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非全/在职考研预报名门道:手把手教你填信息(附MBA/EMBA/MPAcc别上当门道)
考研党都在问预报名到底怎么操作,特别是全日制、非全和在职人员关心的点都不一样。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整个流程拆开揉碎了讲,连最容易踩的坑都给你标出来,看完保证你能10分钟搞定预报名!
第一步:注册学信网账号
别小看这个步骤,去年有3万人卡在这!往届生直接用旧账号就行,要是手机号换了,记得提前3天解绑。重点提醒MBA和MPA考生:工作证明要盖公章扫描备用,系统里要传电子版。
第二步:填写考生信息
姓名拼音别乱写!有个MEM考生填成网名被驳回。户籍地址看身份证,现住址写能收快递的。这里有个隐藏知识点:报考MPAcc的要注意,部分院校要求本科专业代码,去学校官网查准了再填。
第三步:选择报考类别
全日制和非全千万别选错!去年某985有考生把非全当全日制报,白复习大半年。重点来了:EMBA考生这里要选"定向就业",提前跟单位签好协议,否则现场确认过不了。
第四步:填报志愿技巧
别急着点确定!先截图保存。MPAcc和MAud考生特别注意:有的学校分不同培养方向,比如中央财经的"智能会计"和传统方向代码不同。建议备选3个志愿,按冲-稳-保排列。
对了提交前必做3件事:
1. 检查证书编号:应届生填注册学号,往届生看毕业证
2. 核对专业代码:MEM和MLIS容易混淆,代码前两位代表学科门类
3. 缴费后打印2份报名表:1份贴床头,1份随身带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预报名后还能改学校吗?
A:10月25日前都能改,但报考点可能被占满,建议早报
Q:工作证明有什么讲究?
A:MBA考生注意!必须显示入职时间,工作年限计算到入学当年9月
Q:第二学位怎么填?
A:选"其他人员",在备注栏写明"第二学位在读"
别忘了2025考研er:明年非全研究生可能新增人脸识别环节,今年能上岸的别拖延!对了附个冷知识:报考偏远地区(如B区)院校,有时候复试线能低15分哦~
考研正式报名前必做的5项材料准备清单
一、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复印件(重点!)
千万别小看这张小卡片,去年就有考生临时发现身份证过期被拒。现在立刻检查身份证有效期,如果2024年6月前到期,马上到辖区派出所换新证。复印件建议准备3份以上,用A4纸单面复印,头像和数字要清晰可见。建议把复印件和原件用透明文件袋单独装好,避免现场翻找时手忙脚乱。
二、学历证明文件(应届生/往届生区别大)
应届毕业生直接找辅导员开在读证明,注意要带学校公章的原件。往届生翻出你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提前扫描成PDF存手机备用。专升本的同学要特别注意:准备专科和本科两个阶段的证书,建议把学信网的学历认证报告也打印出来,现在很多考点要求双证验证。
三、白底证件照(电子版+冲印版)
这张照片会跟着你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甚至校园卡,千万不能随便拍。去专业照相馆说明是考研报名用,要求:
像素尺寸413☆579
文件大小10-50KB
JPG格式
露出眉毛耳朵,不戴眼镜首饰
记得让摄影师调亮背景色,有些系统会自动检测白底纯度。冲印版准备8张1寸照,用照片袋装好别折角。
四、报名信息草表(自制核对神器)
别指望报名系统当天现填信息,提前自制信息核对表。重点准备:
户籍地址(精确到门牌号)
档案所在地(应届生找学校,往届生查人才市场)
报考点代码(提前查好目标考点的6位数字代码)
学科专业代码(注意学硕专硕代码不同)
建议把常用信息做成手机备忘录,报名时直接复制粘贴,效率翻倍。
五、缴费渠道测试(别卡在说一千,道一万一步)
提前往银行卡里存好150元报名费,建议多备50元防止系统延迟。检查银行卡是否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特别是用信用卡缴费的同学,确认单笔限额是否足够。建议报名当天用电脑+手机双设备登录,万一系统卡顿可以及时切换。
别忘了:二战考生注意考点选择!如果选择户籍地考试,现在就要联系当地考试院确认需要额外准备的材料(比如居住证明或社保证明)。异地备考的同学建议提前14天到达考点城市,部分省市要求考前连续居住记录。把材料清单贴在书桌前,每准备好一项就打勾,报名当天直接拎包就走,这份从容就是你上岸的第一步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