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在职读研必看,非全管理联考选MBA还是EMBA?学费差出10万块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4 14:03:19

一同事,我工作五年想考非全研究生,管理联考里的MBA和EMBA到底有啥区别?听说学费能差出一辆车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废话不多说,管理类联考包含7大专业,MBA适合中层管理者,EMBA瞄准高管人群,学费差最高可达40万。以上海交大2024年招 ...

2025年在职读研必看,非全管理联考选MBA还是EMBA?学费差出10万块

"一同事,我工作五年想考非全研究生,管理联考里的MBA和EMBA到底有啥区别?听说学费能差出一辆车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废话不多说,管理类联考包含7大专业,MBA适合中层管理者,EMBA瞄准高管人群,学费差最高可达40万。以上海交大2024年招生简章为例,安泰MBA学费35.8万,EMBA直接冲到79.8万,这差价够在二三线城市付个首付了。

三大核心区别要记牢,

1. 报考门槛,MBA本科毕业3年/专科5年即可,EMBA大多要求8年以上工作经历+4年以上管理经验

2. 课程设置,MBA周中晚上+周末上课,EMBA每月集中4天授课

3. 同学资源,某985高校2023级数据显示,MBA学员平均年龄29岁,EMBA学员平均38岁,过半是企业副总级别

同等学力申硕的坑要注意!虽然免联考,但只能拿单证(学位证),考公考编、积分落户都不认。去年有学员花6万报了个"免联考MBA",结果发现学历学信网查不到,亏大发了。

备考建议划重点,

① 数学不好的重点抓逻辑写作,管综作文有固定套路

② 提前面试拿到"优秀"能降分录取,复旦MBA去年提前批录取率38%,正常批只有12%

③ 今年新增的MEM(工程管理硕士)竞争小,适合工科背景转管理岗的同学

对了说个大实话,别光看学校排名,重点看往届毕业生去向。某211院校的非全MPAcc,虽然排名不高,但和本地税务局有定向培养协议,考公通过率高出普通院校3倍。

2025年在职读研必看:非全管理联考选MBA还是EMBA?学费差出10万块

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联考备考时间规划表

对于边工作边备考的在职党来说,管理类联考最大的难题不是题目难度,而是如何用碎片时间实现高效复习。结合我身边多位上岸朋友的经验,整理出一份实操性强的时间规划方案,照着做至少节省200小时无效学习。

=== 基础夯实阶段(7-8月) ===

每天挤出1.5小时,重点抓两个核心,

① 数学公式别死记,把应用题公式分类整理(比如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用便利贴贴在工位电脑旁,每次接水时看1-2个,比集中背诵效率高3倍

② 英语单词用场景法,下载近5年真题,把高频词按"会议场景""商务邮件"等分类,通勤路上用APP过特定场景词汇,记得更牢

周末任务(单日3小时),

周五晚,限时做1套逻辑推理(30分钟)

周六上午,分析错题,个人觉得常见陷阱(比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周日下午,英语大小作文各写1篇,用Grammarly检查语法错误

=== 强化突破阶段(9-10月) ===

工作日加码到2小时/天,

• 19:00-20:00 做数学25道题+逻辑20题

• 20:15-20:45 对照盘点用红笔标出错题根源

• 21:00-21:30 背写作素材(名人案例/经济数据)

周末重点突击,

√ 周六上午模考,严格按考试时间做完整套卷

√ 周日下午复盘,把写作模板升级成自己的话术,比如把"经济发展"替换成本行业的实际案例

=== 冲刺抢分阶段(11月) ===

每天3小时主攻弱点,

→ 数学薄弱者,每天专项训练2类题型(比如排列组合+几何)

→ 英语弱项补救,完型填空着重记固定搭配(比如account for占比)

→ 写作突击法,整理10个万能开头结尾模板,随机套用不同主题

考前3周必做三件事,

1. 打印近3年真题答题卡,熟悉填涂规范

2. 准备考场文具套装(2B铅笔+备用笔芯+无声电子表)

3. 调整生物钟,每天上午做套题培养考试兴奋度

=== 临场调节技巧 ===

遇到难题立即跳过的"3分钟原则",数学超过3分钟解不出先标记,全部做完再回头。去年考场上有人死磕1道题浪费15分钟,说一千,道一万10道题来不及看。

写作卷面加分细节,

• 标点符号占格规范(破折号占两格)

• 段首统一空两字符

• 用"首先、其次、再者"代替"第一、第二"

英语阅读理解偷分技巧,先看题干再浏览文章,特别关注转折词(but/however)后的内容,正确选项往往藏在段落结尾处。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