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研究生学费“躲雷”攻略,在职考研必看的10个真相(附MBA/EMBA最新价格表)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2 14:43:41

很多在职朋友问我,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要花多少钱?听说有人读个MBA花了30万,也有人5万就搞定了?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真实情况,手把手教你怎么选才不花冤枉钱。先上重点,非全学费主要看3个指标1. 学校档次(985比普通校贵2-5倍)2. 专业类型( ...

非全研究生学费“躲雷”攻略,在职考研必看的10个真相(附MBA/EMBA最新价格表)

很多在职朋友问我,"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要花多少钱?听说有人读个MBA花了30万,也有人5万就搞定了?"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真实情况,手把手教你怎么选才不花冤枉钱。

先上重点,非全学费主要看3个指标

1. 学校档次(985比普通校贵2-5倍)

2. 专业类型(管理类最烧钱)

3. 上课方式(集中班可能要多掏住宿费)

以北京地区为例,

▶️ 普通高校的MPA(公共管理硕士)普遍在5-8万

▶️ 清北人大的MBA没有低于30万的

▶️ 理工科专业像MEM(工程管理)通常在10-15万

注意看招生简章里的"全程学费"字样,有的学校会把教材费、实践费单独列出来,这些隐形开支每年能多出3000-5000块。

教你5个省钱妙招,

① 尽量选本地开班院校,省下每周通勤费

② 早鸟优惠别错过,3月前缴费通常打9折

③ 国企/事业单位记得申请学费补贴

④ 组团报班能砍价,5人以上有惊喜

⑤ 避开"天价"EMBA,除非你是企业高管需要镀金

我强调一点,2024年起这些费用有变!

中国人民大学MPAcc涨到18.8万

复旦大学MEM新增2万海外模块费

武汉大学取消论文指导费包干制

建议大家在选校时直接打招生办电话确认,官网数据可能有延迟。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学费贵≠含金量高。我表弟去年花12万读的某211MEM,就业时反而比隔壁28万读的某中外合办MBA更吃香。关键要看学校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有你自己的职业规划。

2024年非全研究生学费避坑指南:在职考研必看的10个真相(附MBA/EMBA最新价格表)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及学费一览表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

非全和全日制一样属于统招学历,必须参加全国统考和学校复试。不过报考条件会根据专业类型有所区别,主要分两种,

1. 普通专业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有无学位均可);

专科毕业需满2年(部分专业要求5年,比如医学类);

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可报考。

其他限制

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本科阶段有相关学习背景,比如计算机、机械工程;

专科生报考可能需要加试2门专业课。

2. 管理类专硕(MBA/MPA等)

这类专业对工作经验要求更严格,

本科毕业需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专科毕业需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硕士/博士需有2年以上经验。

注意!

报名前一定要确认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比如有些985院校明确不招专科生;

报考医学、法律等特殊专业可能有额外资格审核,比如医师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一览

非全学费差异很大,主要看专业和学校。整体规律是,名校比普通学校贵,经济发达地区比中西部高,管理类、金融类比理工科贵。

1. 常见专业学费范围

管理类(MBA/MPA)

普通院校,5万~10万/全程

985/211院校,10万~30万/全程(清北复交等顶尖院校可能超过40万)

教育类

学科教学、小学教育等,3万~8万/全程

工程类(计算机、电子工程等)

2.5万~6万/全程

法律(法学/非法学)

4万~10万/全程

2. 其他费用

报名费,初试120~180元,复试100~200元(各省不同);

教材费,每年500~1000元;

住宿费,大部分学校不提供宿舍,需自行解决。

3. 省钱小技巧

选择本地院校,减少交通、租房成本;

关注校企合作项目,部分企业会补贴员工学费;

分学年缴费,多数学校允许分2~3年交费,缓解经济压力。

三、报考前必看的几点建议

1. 明确目标,非全上课时间多为周末或寒暑假,如果工作强度大,慎选!

2. 查清政策,部分单位不认可“非全日制学历”,尤其是体制内岗位,提前确认;

3. 量力而行,名校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如果基础一般,优先考虑性价比高的普通院校。

学姐提醒,每年9月左右,各院校会发布最新招生简章,务必去官网核对最新信息!如果对专业选择拿不准,直接打电话问学校招生办,比网上查更靠谱。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