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全日制研究生报考必看,学费多少?哪些人最容易上岸?
收到很多同学私信问北外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今天我就把大家最关心的五个问题整理成干货,手把手教你怎么准备。先说重点,2024年北外研究生院调整了招生政策,英语学院和高级翻译学院的报名人数比去年多了三成。
先说说学费这个最实际的问题。普通学术型硕士每年8000元,翻译硕士(MTI)这种专业学位要贵些,每年2万8。住宿费昌平校区是1200元/年,西校区要贵500块。特别注意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今年新增了数字人文方向,这个新专业竞争可能小一些。
哪些人考北外有优势呢?根据去年录取数据,这三类同学成功率最高,第一是外语类院校毕业生(上外、广外等),第二是有CATTI证书的,第三是参加过北外夏令营的。有个去年考上的学妹跟我说,她专八优秀但综合面试差点翻车,幸亏提前准备了30个常见问题。
备考要注意三个坑,千万别死磕专业课忽略政治(去年有考生专业课140+却因政治59分被刷),二外日语难度接近N2水平,还有最重要的——北外特别看重科研潜力,就算初试分高,面试时说不出研究计划也危险。
给大家划个重点时间轴,9月15日官网出简章,10月5日-25日网上报名,12月23日初试,来年3月15日左右出国家线。建议现在开始每天保持6小时有效学习时间,重点突破专业二考试,这个科目最能拉开分数差距。
对了说个真实案例,去年英语学院录取的张同学,本科是双非院校,靠着自己翻译了三本英文小说(虽然没出版),在复试时用这个打动了导师。所以有实践经历的同学千万别藏着掖着,材料准备越充分越好。
北外研究生住宿条件全明细
马上要读研的同学,最关心的除了学业,大概就是“住哪儿”了。今天咱们就唠唠北外研究生的宿舍条件,帮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分到哪个校区?主要看专业
北外研究生宿舍主要集中在海淀校区(本部)和东院(东校区)。海淀校区位于西三环,地理位置绝佳,出门就是地铁4号线,去国图、中关村都方便;东院在魏公村附近,挨着民大、北理工,周边小吃多,生活气息浓。具体分到哪儿,得看专业——语言类多在老校区,部分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类可能分到东院。
宿舍内部长啥样?
海淀校区,老楼多,但近几年翻新过。常见四人间,上床下桌,带独立衣柜和书柜。每层有公共洗漱间、卫生间,热水器24小时供开水,洗澡得去校内澡堂(有隔间)。空调是标配,暖气给力,冬天在宿舍穿短袖都行。
东院,宿舍楼新一些,主要是双人间或三人间,空间更宽敞。部分楼层带独立卫浴(冷水),洗澡同样要去公共浴室。储物空间大,行李箱、厚被子都能塞下。
生活便利度如何?
海淀校区,
食堂步行3分钟,推荐学生食堂二楼的麻辣香锅;
小超市、打印店、快递点全在宿舍区院内;
图书馆、教学楼5分钟能走到,适合爱泡自习室的同学;
操场晚上超热闹,跑步、打球的同学多。
东院,
食堂略小,但隔壁民大食堂可以“蹭饭”;
出校门就是魏公村地铁站,去五道口、西直门超方便;
周边咖啡馆多,小组讨论不用愁场地。
“上岸人”咋评价?
优点,地段好,安全有保障(进门刷脸,宿管阿姨严格);维修响应快,灯泡坏了当天就能换;同学素质高,宿舍关系普遍和谐。
小遗憾,老楼隔音一般,早八人容易被楼道脚步声吵醒;储物空间对“囤货党”可能不够用。
几个小技巧
1. 选床位趁早,开学先到先选,推荐靠窗位置,光线好;
2. 必备神器,遮光床帘(保护隐私)、多层收纳架(节省空间)、小功率电煮锅(藏好,你懂的);
3. 提前加群,每年新生都有“二手群”,衣架、台灯之类的直接找学长姐买,能省不少钱。
学姐提醒,宿舍申请别拖!拿到录取通知后,尽早登录学校系统填住宿需求,尤其是对楼层、朝向有要求的同学。对了,和室友第一次见面带点家乡特产,关系处好了,研究生生活会开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