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在职读研必看,非全MBA学费清单和避坑门道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1 15:11:28

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问,工作五年想读个非全MBA,听说2025年政策要变?普通上班族读MBA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就给大家一次性说明白,手把手教你怎么选学校不踩雷。先看硬核数据,全国排名前30的MBA项目里,非全日制学费最贵的要48.8万(复旦大学),最便宜 ...

2025年在职读研必看,非全MBA学费清单和避坑门道

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问,"工作五年想读个非全MBA,听说2025年政策要变?""普通上班族读MBA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就给大家一次性说明白,手把手教你怎么选学校不踩雷。

先看硬核数据,全国排名前30的MBA项目里,非全日制学费最贵的要48.8万(复旦大学),最便宜的只要6万(西北农林)。注意这三个关键时间节点,

1. 每年3月是提前面试高峰期

2. 9月开始网报千万别错过

3. 次年4月调剂窗口只有15天

适合报非全MBA的三类人,

体制内想升职加薪的(选985院校)

私企中层转管理岗的(看行业对口度)

创业老板补学历短板的(挑国际认证项目)

今年新变化要特别注意,

① 武汉大学取消专科报考资格

② 上海交大新增AI管理方向

③ 华南理工实行奖学金分级制

“躲雷”三原则,

1. 警惕"“抱过”班"骗局(去年某机构被曝虚假宣传)

2. 别信"不用上课"的承诺(教育部严查教学记录)

3. 慎选新开设项目(首届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50%)

个人建议,普通上班族优先考虑本地211院校,比如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方向MBA,学费才8万,还能分三年缴。如果预算充足,建议冲一冲有AMBA认证的学校,像中山大学、同济大学这些,毕业拿双证含金量高。

2025年在职读研必看:非全MBA学费清单和避坑指南

非全日制MEM报考条件最新盘透

一、硬门槛,学历和工作年限

1. 学历要求

非全MEM对学历卡得比较明确,主要分三种情况,

本科毕业生,不管是不是应届,得有毕业证。重点来了——毕业满3年才能报。比如2024年考研,那最晚得在2021年9月前拿到毕业证。

专科毕业生,同样需要毕业证,但年限要求翻倍,得满5年。如果是2024年考研,2019年9月前毕业的才能符合条件。

硕士或博士,这类同学比较省心,毕业满2年就能报,时间从拿到学位证开始算。

划重点

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的学历,只要学信网能查到,都算数。

部分院校对专业有偏好,比如更欢迎工科背景的考生,但这不是硬性规定,具体看学校招生简章。

二、工作经验怎么算?

很多人搞不清“工作经验”的定义。这里划重点,

全职工作才算!实习、兼职、自由职业这些通常不被认可。

时间截止到入学前。比如2024年9月入学,那么到2024年8月31日为止,满3年(本科)或5年(专科)就行。

换过工作的别担心,不同单位的工作经历可以累计,但记得提前准备好社保证明或劳动合同。

举个栗子

小王2021年6月本科毕业,7月入职A公司,干到2023年3月跳槽到B公司。只要他能提供两家公司的工作证明,到2024年9月入学时,累计满3年就符合条件。

三、考试考什么?

非全MEM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笔试科目就两门,

1. 管理类综合(200分),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数学考初高中内容,逻辑类似公务员行测,写作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

2. 英语二(100分),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重点抓阅读和作文。

分数线参考

国家线通常在170分左右浮动,但热门院校(如清华、同济)的复试线可能涨到190+。想稳上岸的话,建议笔试冲200分以上。

四、报名流程别踩坑

1. 提前面试,很多985院校会设提前批面试(5-10月)。面过了,笔试过国家线就能录取;没参加或没通过,就得拼笔试+正常批面试。

2. 正式报名,每年10月在研招网填报,选“非全日制”方向,千万别选成全日制!

3. 确认环节,11月到报考点核验材料,专科生记得带毕业证原件,部分学校会加查工作证明。

五、高频问题答疑

Q,专升本能不能按本科算年限?

A,如果专升本已经毕业,按本科3年算;如果还没拿到本科毕业证,只能用专科文凭,按5年算。

Q,体制内工作能报吗?

A,当然可以!事业单位、国企的工作经验都认可,但报名前最好和单位沟通,有些岗位需要签定向培养协议。

Q,学费大概多少?

A,普通院校全程5-8万,一线城市名校(如上海交大、浙大)普遍12万起,部分项目超过20万。学费分2-3年交,支持助学贷款。

六、个人建议

1. 早准备材料,工作证明找HR提前开好,离职的找原单位盖章,避免临阵磨枪。

2. 关注政策变动,2023年起,部分院校新增了“技术创新管理”等方向,对跨专业考生更友好。

3. 别死磕名校,如果基础一般,优先选本地有调剂名额的学校,上岸几率更大。

学姐提醒一句,各校招生细则可能有细微差异,一定要去官网查最新简章,或者直接打电话问招生办。政策这东西,年年都可能微调,千万别拿去年的要求套今年!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