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有在职申硕吗?非全、同等学力、免联考究竟怎么选?
,"智博教育有没有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在职读研选非全还是免联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话不多说,智博目前主推的是非全日制硕士项目,暂未开设同等学力申硕通道。不过别急着划走,我整理了更实用的干货——在职读研的三大路径对比,
1. 非全日制硕士(双证)
适合人群,有考研基础的在职党
优势,毕业拿学历+学位证,部分专业可考公考编
劣势,需参加12月统考,竞争激烈
代表专业,MBA、MPA、MEM(智博这三大专业最热门)
2. 同等学力申硕(单证)
适合人群,本科有学位证,求硕士学位快的
优势,免试入学,5月统考难度低
劣势,仅有学位证,部分单位不认可
推荐院校,对外经贸、中南财经政法
3. 免联考国际硕士
适合人群,急需提升学历的企业高管
优势,申请制入学,部分可留服认证
注意点,要认准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备案院校
重点说说智博的非全项目,他们的MBA学费在6-8万区间,比很多985院校便宜近一半。上课方式灵活,每月集中2个周末授课,特别适合经常出差的职场人。去年有个做医疗器械的学员,就是靠这个项目完成学历升级,成功跳槽到上市公司做区域经理。
给准备报读的朋友3点建议,
①先明确需求,要双证还是快速拿证?
②算好经济账,除学费还要算交通住宿成本
③看课程匹配度,MEM偏工程管理,MPA适合体制内
学姐提醒,2025年起部分院校将取消非全集中授课班,建议早做规划。想了解具体报考条件,可以直接联系智博招生办要最新简章。
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硕士有什么区别?
一、入学门槛不一样
非全日制硕士得先参加全国统考,和全日制考生用同一张卷子,分数线也基本一致。每年10月报名,12月考试,过线后还要参加学校复试,整个过程和考研流程完全一样。
同等学力申硕则是免试入学——先交钱上课,修完学分后再参加5月份的全国统考。没有入学考试,但要求本科毕业满三年且有学士学位。
二、上课形式有差异
非全硕士必须按学校课表走,周末或集中授课是常态。比如某985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要求每周六日到校上课,考勤严格,和全日制学生共用教室资源。
同等学力课程相对灵活,很多学校开设网络班。比如某财经大学的法学专业,直播课支持回放,特别适合经常出差或加班的人群,但部分实践课程仍需到校完成。
三、证书含金量有别
非全硕士毕业拿的是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学信网可查。虽然证书上会标注“非全日制”,但法律效力与全日制等同。2020年教育部特别强调,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全日制/非全歧视条款。
同等学力申硕通过后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明。这张单证在国企、事业单位评职称够用,但若想考公考编某些要求“硕士学历”的岗位,可能会受限制。
四、投入成本对比
时间成本方面,非全硕士从备考到毕业通常需要3-4年(备考1年+学习2-3年),而同等学力最快2年拿证(学习1.5年+考试半年)。
经济成本差异明显,非全学费普遍在5-20万之间,管理类专业更贵;同等学力全程费用约2-5万,性价比更高。
五、适合人群不同
适合选非全的情况,
需要研究生学历落户积分
单位明确要求双证硕士
学习基础好,能通过入学考试
选同等学力更划算的情形,
单纯为评职称涨工资
跨专业补充知识体系
工作太忙没时间备考
举个真实例子,某三甲医院护士长,选了同等学力护理专业,周末看录播课,两年拿到学位证,工资每月涨了800块;而她的同事考了非全公共卫生硕士,花了三年时间周末上课,但成功转岗到疾控中心。
学姐提醒大家,选哪种方式要看自身需求。如果时间紧任务重,同等学力更省心;若追求学历含金量,非全硕士是硬通货。建议提前咨询单位人事部门,了解当地具体政策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