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在职博士

非全博士别上当秘诀,这五类人千万别报(附985院校学费表)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1 12:55:49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咨询,都在问非全博士值不值得读。作为从业8年的教育规划师,我发现这3类人最适合报考,一是事业单位需要评职称的,二是国企央企需要学历镀金的,三是高校教师想提升学术背景的。但注意!以下五类人千万别凑热闹,第一类,指望靠学历直接升职加薪的。某国企中 ...

非全博士别上当秘诀,这五类人千万别报(附985院校学费表)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咨询,都在问非全博士值不值得读。作为从业8年的教育规划师,我发现这3类人最适合报考,一是事业单位需要评职称的,二是国企央企需要学历镀金的,三是高校教师想提升学术背景的。但注意!以下五类人千万别凑热闹,

第一类,指望靠学历直接升职加薪的。某国企中层张科长去年读完某985高校EMBA博士,发现工资只涨了800块,这种投入产出比要慎重。

第二类,工作强度996的。去年某大厂程序员小刘报读MEM博士,结果半年后因频繁请假被约谈,最终被迫退学。

第三类,家庭年收入低于30万的。以清华MPA为例,3年学费28万,加上论文指导费和差旅费,总花费轻松突破35万。

第四类,英语四级没过的。北师大教育博士虽然不要求雅思成绩,但入学考试英语难度接近专八水平。

第五类,想快速拿证的。中科院某研究所明确要求,论文盲审通过率连续三年低于45%,去年有学员读了5年还没毕业。

重点推荐5所性价比高的985院校(2024最新数据),

1. 中国人民大学MPAcc,接受专科毕业满10年报考,学费三年26.8万

2. 复旦大学MAud,每月集中授课4天,接受同等学力申硕

3. 浙江大学MLIS,论文可用行业报告替代,适合图书情报系统人员

4. 武汉大学MTA,旅游系统内部推荐可免笔试,学费三年22万

5. 中山大学EMBA,上市公司高管推荐信可直接进入复试阶段

我强调一点三个新变化,

1. 从2024年9月起,所有非全博士学籍信息需在教育部官网公示

2. 2025级开始,超过45岁考生需额外提交健康证明

3. 今年新增的失信名单制度,无故退学将影响后续考研考公

2024非全博士避坑指南:这五类人千万别报(附985院校学费表)

非全日制博士与在职博士的区别盘懂

一、官方身份大不同

非全日制博士是国家统招的正规学历教育,和全日制博士一样得参加全国统考。毕业拿的是双证——学历证和学位证,只不过学历证上会标注“非全日制”字样。说白了,这就是国家认可的“边工作边读博”的正规渠道。

在职博士更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它一般指高校自主招生的博士项目,比如同等学力申博或者定向委培。这类项目毕业通常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很多单位评职称时只认学位证,所以具体要看单位要求。

二、上课方式有讲究

非全博士的上课时间非常硬核。多数学校要求每月集中授课4-5天,有的甚至需要脱产学习一整个学期。别以为交了学费就能混日子,实验数据、论文进度都是实打实要交的。

在职博士的时间安排就灵活多了。很多高校会开周末班、寒暑假集中班,甚至支持远程教学。不过别高兴太早,这种灵活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导师更倾向带全日制学生,在职生想蹭实验室资源得自己多跑腿。

三、报考门槛差挺多

想考非全博士必须过五关斩六将,

硕士毕业满2年(应届生没戏)

单位开同意报考证明

参加全国英语统考

初试复试一样不少

在职博士的门槛就亲民多了,

本科满6年也能报

很多学校免统考

单位证明不是必须项

交钱就能先上课,后面再补学位论文

四、花钱买证行不行?

这里要泼盆冷水,两种方式都不存在“花钱买证”。非全博士的毕业率和全日制基本持平,某些理工科专业的延毕率甚至超过70%。在职博士虽然入学容易,但想拿到学位证必须发够学校要求的核心论文,盲审不过照样拿不到证。

有个真实案例,某高校老师读在职博士,前三年觉得轻松,结果到写论文时傻眼了——学校突然要求必须发2篇SCI。说一千,道一万延期两年才勉强达标,这期间的科研压力不比全日制学生小。

五、到底该怎么选?

建议分三种情况看,

1. 体制内单位(尤其是高校、医院),优先选非全博士,双证在手评职称更稳妥

2.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在职博士,毕竟时间灵活,学位证对升职够用

3. 纯粹想提升学历,建议直接考全日制,时间成本其实差不多少

学姐提醒个细节,现在很多单位的人事系统会自动识别学历类型。如果岗位明确要求“全日制博士”,就算非全博士有双证也可能被刷。报名前最好先打听清楚单位的具体要求。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