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申硕取消了吗?附在职/非全/免联考硕士报考诀窍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8 14:30:57

很多在职朋友都在问,听说同等学力申硕要取消了?我特意查了教育部最新文件,可以明确告诉大家,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不仅没取消,反而新增了3所招生院校!先划重点,1. 现有39所高校继续招生2. 新增东北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3. 报名时间仍 ...

同等学力申硕取消了吗?附在职/非全/免联考硕士报考诀窍

很多在职朋友都在问,"听说同等学力申硕要取消了?"我特意查了教育部最新文件,可以明确告诉大家,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不仅没取消,反而新增了3所招生院校!

先划重点,

1. 现有39所高校继续招生

2. 新增东北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3. 报名时间仍是每年3月/9月两批

4. 保留免试入学+统考拿证模式

现在给大家说清楚这个政策,

同等学力申硕属于在职读研的"单证通道",和MBA/MPA这些双证项目是两条线。今年调整主要是规范办学,像中国政法大学就停招了部分冷门专业,但热门的法学、企业管理等专业照常招生。

对于想在职读研的朋友,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 想快速拿证,选同等学力申硕(2年拿证)

▶️ 需要双证,报考非全硕士(参加12月统考)

▶️ 怕考试,考虑免联考国际硕士(中外合办项目)

▶️ 管理岗提升,EMBA/MEM(需5年以上工作经验)

我强调一点3个新变化,

① 新增人脸识别考试系统(替考会被拉黑)

② 论文查重率降到15%(原为20%)

③ 部分院校要求到校面授(提前问清上课方式)

以北京地区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今年学费还是3.2万,但新增了数字经济方向;首都经贸大学的法学专业新增了直播授课班。建议上班族优先选网络班,周末时间多的可以考虑面授班。

对了给个实在建议,如果单位承认单证,同等学力申硕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需要最新招生简章的朋友,可以留言"城市+专业",我发你具体报考要求。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取消了吗?附在职/非全/免联考硕士报考指南

在职读研政策有变化吗?

一、报名门槛降了吗?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报名条件。往年报考在职研,大部分专业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专科毕业满5年。但2024年部分高校悄悄“松了口”。比如管理类、教育类专业,非全日制本科毕业满2年也能报名,个别院校甚至接受自考本科无学位证的情况。不过,医学、法律等专业依然卡得严,必须符合全日制学历要求。

建议, 先上目标院校官网查招生简章,或直接打电话问研招办,别光看小道消息。

二、考试变简单了?

在职研究生的全国统考(也就是12月的联考)题目难度没降,但部分学校增加了“提前面试”环节。比如MBA、MPA等专业,如果提前面试拿到优秀,笔试只要过国家线就能稳录取,不用和全日制考生拼高分。

另外,2024年起,外语考试可选小语种(比如日语、俄语)的专业更多了,对英语弱的考生算是个利好。

三、多了哪些能报的专业?

今年新增了几个热门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应用”“大健康管理”“碳中和技术”。这些专业明显冲着市场需求来的,尤其适合IT、医疗、环保行业的职场人。

不过要注意,新专业招生名额少,有些还是校企合作培养,学费可能比传统专业高20%-30%。想报的话,提前打听就业合作单位靠不靠谱。

四、学费能少交吗?

部分省市出了新补贴政策。比如浙江、广东规定,企业员工攻读本地高校在职研,毕业后留在原单位工作满3年,学费由财政补贴30%。国企、事业单位大多保留“带薪读研”的传统,但私企得看老板态度,建议报名前先和单位谈条件。

另外,助学贷款额度从每年1.2万涨到1.5万,经济压力大的朋友可以重点考虑。

五、上课不用跑学校了?

疫情后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2024年彻底常态化。多数学校要求每学期到校4-6次(集中在周末),其余课程用直播或录播完成。不过,像实验课、毕业答辩这些环节还是必须线下。

提醒, 报异地高校要谨慎!有些学校看似支持网课,但实际考勤卡得严,来回跑成本太高。

六、毕业卡人更狠了?

没错!今年教育部抽查论文的力度加大,在职研的盲审通过率比去年低了近15%。特别是抄袭、代写被抓到,直接取消学位。想混文凭的趁早放弃,现在导师都怕连带责任,盯学生比盯项目还紧。

不过也有好消息,部分专业允许用“行业报告+专利”代替毕业论文,比如工程类、艺术设计类,实操党终于不用熬夜码字了。

2024年在职读研的灵活度更高,但“宽进严出”的趋势也更明显。打算报名的朋友,重点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动态,政策细节可能9月份还有一波调整!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