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全日制研究生“躲坑”攻略,这3类人慎报,学费明细已更新
收到很多同学私信问上海财经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情况,特别是二战考生和跨专业考研的,担心自己不符合报考门槛。今天我就结合2024年最新招生简章,给大家说点实在话。
先说最关键的变化,今年上财金融专硕取消了396经济类联考,全部改考数学三。这个消息让很多数学基础弱的同学直拍大腿,隔壁宿舍备考的小王当天就换了目标院校。会计学院新增了大数据分析方向,专业课加了Python编程内容,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偷着乐吧。
哪些人容易被刷?我整理了近三年录取数据发现,第一类是工作三年以上想转行的。去年有位做销售的考生笔试过了线,面试时说不出为什么跨考金融,直接被导师质疑稳定性。第二类是专业基础课分数刚过线的,上财复试特别看重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单科成绩。第三类是不了解学费涨价的,像新传专硕今年涨到12.8万/两年,比去年多了2万,好多考生面试时才听说。
说到费用要敲黑板了!除了学费,住虹口校区的要准备每月2000+的租房费,学校宿舍根本不够用。金融学院的实践课还要自费去陆家嘴金融机构实习,地铁通勤费都能再买套复习资料。
备考建议就三点,6月前必须吃透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出题占比从40%涨到55%;9月重点关注上财导师最新论文,去年复试有道大题直接用了张教授的新模型;12月记得带科学计算器进场,今年计算题允许带卡西欧FX-991CN了。
学姐提醒下,3月15日前要在官网提交研究计划书,别光顾着刷题忘了这个。有个380分的考生去年就栽在这个环节,肠子都悔青了。
上财非全日制MBA招生简章最新摸透
一、适合哪些人报?
上财非全日制MBA主要面向在职人群,尤其是工作3年以上的职场人。比如你在金融、贸易、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想系统提升管理能力,或者打算转行到管理层,这个项目就比较对口。招生简章里明确提到,大专毕业需5年以上经验,本科3年,硕博2年,门槛不算高,但实际录取时更看重工作背景和职业规划。
二、学费涨了吗?
2024级学费暂定42.8万,分两次缴清。横向对比上海其他985高校的非全MBA,这个价格属于中等偏上,但上财在财经领域的口碑确实硬气。学校还提供助学贷款和部分企业合作奖学金,手头紧的同学可以多关注这类信息。
三、上课怎么安排?
非全的灵活性是最大卖点。周末班(周六+周日上课)和集中班(每月4天连上)两种模式,外地学生也能兼顾。课程主打“实战+理论”,比如《商业决策模拟》这类沙盘课,直接带企业真实案例进课堂。另外,上财的校友圈在长三角金融圈影响力很大,课后活动经常能碰到行业大佬,攒人脉的机会不少。
四、怎么申请更稳?
流程分两步,先提交材料,再参加面试。材料审核时,工作履历和推荐信是关键。建议找直属上级或业内资深人士写推荐信,内容具体点,别光写“表现优秀”,多提实际项目成果。面试环节是小组讨论+个人问答,考官特别喜欢问“为什么选上财”这类问题,提前准备点个性化回答,比如对上财某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比泛泛而谈“学校好”更加分。
五、笔试要注意啥?
通过面试后,需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12月底)。考试科目就两门,英语二和管理综合(数学+逻辑+写作)。数学难度大概在高二水平,逻辑题多练真题找规律。上财的笔试过线分通常比国家线高10分左右,尤其是英语,每年卡在这科的人不少,基础弱的建议早点背单词。
六、值不值得读?
个人觉得分情况,如果你在财经领域工作,或者未来想往上海、杭州等城市发展,上财的牌子绝对能加分。但如果是纯技术岗想转行,可能需要结合自身人脉资源考虑。另外,非全MBA没有应届生身份,适合那些明确想深耕当前行业的人。
说一千,道一万附上关键时间节点,
提前批面试申请,每年4月~10月(分多批次)
联考报名,10月初
联考时间,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
次年3月公布复试名单
准备材料时千万核对毕业证、身份证这些细节,去年就有同事因为证书编号漏填被卡审核。有啥不清楚的,直接打学校招生办电话问,别光看网页——有时候招生政策微调,电话里能得到最新消息。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到大家,走稳每一步,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