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35岁宝妈在职考研别上当秘诀,非全MBA这样读才不踩雷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6 15:31:05

张姐,听说你去年考上XX大学的非全MBA了?能不能给我支支招?总收到这样的私信。作为35岁带俩娃的职场妈妈,我用半年时间备考上岸,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真实经验。先说三个90%在职考研人都会踩的坑,1. 盲目相信免联考项目,结果花8万拿的是结业证2. ...

35岁宝妈在职考研别上当秘诀,非全MBA这样读才不踩雷

"张姐,听说你去年考上XX大学的非全MBA了?能不能给我支支招?"总收到这样的私信。作为35岁带俩娃的职场妈妈,我用半年时间备考上岸,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真实经验。

先说三个90%在职考研人都会踩的坑,

1. 盲目相信"免联考"项目,结果花8万拿的是结业证

2. 没查清报考条件,工作年限不够白忙活

3. 跟风报MEM结果发现要考高数,直接放弃

选院校要抓准三个关键点,

看招生简章里的"学习方式",周末班还是集中班?我们单位老王报的某985,结果每月要脱产5天上课,差点被辞退

查学费明细,某校MBA标价12万,入学后教材费、实践费另收,三年多花3万

问清证书类型,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和单证区别大了,我表妹读的同等学力申硕,现在考公都不承认

时间管理记住"333法则",

每天30分钟背单词(重点记管理类高频词)

每周3小时做真题(近五年真题至少刷3遍)

每月3次模考(严格按考试时间练)

我强调一点在职考生,

今年新增7所院校接受非全调剂,但MPAcc分数线普遍涨了15分。像MEM这种考199管综的专业,去年某211调剂名额放出3小时就被抢光,建议提前联系招生办。

费用方面要算清三笔账,

备考阶段,网课+资料约5000元

就读期间,MBA普遍8-20万/2.5年,MPA性价比高(5-10万)

隐形支出,周末上课的交通食宿,我每月要多花1500

适合报考的五类人,

1. 体制内要评职称的(比如教师、医生)

2. 企业中层想转管理的(考MBA最直接)

3. 需要研究生学历落户的(注意要双证)

4. 家里有矿想扩大朋友圈子的(EMBA校友圈值钱)

5. 工作清闲想提升的(比如国企行政岗)

35岁宝妈在职考研避坑指南:非全MBA这样读才不踩雷

在职研究生学费一览,MBA/MPA/MEM最新收费标准

好多朋友在打听在职读研的事儿,特别是MBA、MPA、MEM这仨热门专业。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最新的学费行情,咱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

一、MBA,身价最高的专业

要说在职研里的"贵族",MBA绝对当仁不让。北京上海的名校这两年集体涨价,清华经管2024级非全MBA直接飙到41.8万,复旦管院也要49.98万。不过二三线城市的学校就亲民多了,像四川大学非全MBA18.8万,郑州大学更只要9.6万。

这里头有个门道,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学费。毕竟北上广深的企业资源多,校企合作项目多,学校底气足自然收费高。不过也别光盯着名牌,像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类"双非"院校,十五六万的学费配个不错的教学质量,性价比确实能打。

二、MPA,公务员的最爱

公共管理硕士这两年特别受体制内朋友欢迎,学费整体比MBA低一个档。中国人民大学MPA全程8.9万,武汉大学7.8万,西南财经大学更是只要5.8万。要说最划算的当属中国政法大学,6万出头还能拿北京名校文凭。

不过要注意有些学校的MPA分方向收费,像电子政务、应急管理这些特色方向可能比普通方向贵个一两万。报考前最好上学校官网查清楚招生简章,别光听培训机构忽悠。

三、MEM,工科生的新宠

工程管理硕士这几年异军突起,特别适合制造业、IT行业的从业者。学费跨度最大的是这个专业——同济大学MEM要26.8万,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才4.5万。这里教大家个小技巧,看学校王牌专业,比如考交通运输类MEM选西南交大,建筑工程类选重庆大学,这样既能学到真本事,学费还比综合类名校低三成。

四、缴费有讲究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支持分期付款,通常分2-3年缴清。别忘了在职考研的朋友,很多单位有教育补贴政策,像国企、事业单位通常能报销30%-50%学费,报考前记得找人事部门问清楚。另外住宿费、教材费这些隐性开支别忽略,异地班还要算上交通成本。

对了说句实在话,选学校不能只看学费高低。要综合考量上课方式(周末班还是集中班)、校友资源、论文通过率这些隐形指标。比如有些学校虽然学费便宜,但要求每月到校上课四次,这对经常加班的上班族来说可能比多花几万块更折腾人。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