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研究生还值得读吗?这7类专业最适合在职人士(附MBA/MPAcc对比)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6 10:07:27

在后台收到不少咨询,现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靠不靠谱?听说MBA和MPAcc都招非全,哪种更适合我?作为从业8年的学历规划师,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先看组数据,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438万,其中非全考生占31%,比三年前翻了两倍。最火热 ...

非全研究生还值得读吗?这7类专业最适合在职人士(附MBA/MPAcc对比)

在后台收到不少咨询,"现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靠不靠谱?""听说MBA和MPAcc都招非全,哪种更适合我?"作为从业8年的学历规划师,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

先看组数据,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438万,其中非全考生占31%,比三年前翻了两倍。最火热的要数管理类专业,像山东大学MBA非全班,去年80%学员都是30岁左右的部门主管。

全日制和非全有三大区别,

1. 上课时间,武大金融专硕非全班每周六日上课,而全日制周一到周五都要泡图书馆

2. 学费差异,以MPAcc为例,北大非全两年26.8万,全日制反而只要9.9万

3. 证书标注,毕业证会注明"非全日制",但学位证和全日制完全一致

重点说说适合在职人员的7类专业,

① MBA,适合管理岗晋升,北大光华非全MBA毕业生平均薪资涨幅40%

② MPA,公务员首选,去年某省厅35%科级干部在读

③ MEM,工程师转型利器,中建三局近年提拔的项目经理70%有这个学历

④ MPAcc,财会人员标配,立信事务所明确优先录用持证者

⑤ MAud,内审风控刚需,金融行业尤其看重

⑥ MTA,文旅从业者必备,携程中层管理岗硬性条件

⑦ MLIS,图书馆/档案系统晋升捷径

别忘了三类人慎选,

1. 应届毕业生(部分单位招聘仍限全日制)

2. 急需落户指标的(个别城市政策有差异)

3. 完全自费的基层员工(建议选学费5万内的专业)

有个学员让我印象深刻,32岁的张姐,连锁酒店店长,选了云南大学MTA非全,利用年假+调休上课,去年毕业顺利晋升区域总监。她说,"周末上课确实累,但同学都是行业老炮,谈成两个合作项目就把学费赚回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实在话,如果你在体制内或大型企业,非全学历就是晋升硬通货;要是私企小公司,建议优先考证书。今年有新政策,部分院校的非全研究生可享受个税抵扣,最高能省8400元/年,这个羊毛别忘了薅!

2024年非全研究生还值得读吗?这7类专业最适合在职人士(附MBA/MPAcc对比)

非全日制研究生证书,用人单位到底认不认?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从国家政策来看,两者学历证书的效力是平级的。2016年教育部就明确过,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培养标准,毕业后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但现实里,很多人在求职时发现,用人单位的态度似乎和文件里写的不太一样。

有人觉得,“非全日制是不是花钱就能混个证?”也有人反驳,“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时间管理能力更强!”争议背后,其实反映了大家对学习方式和能力评价的不同理解。

二、企业招人时到底怎么看?

根据近几年招聘市场的反馈,企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态度分成了几类,

1. 国企、事业单位,相对更“认文件”。如果岗位明确要求硕士学历,且不标注“全日制”,非全日制证书一般能过门槛。但部分竞争激烈的岗位,可能会优先考虑全日制。

2. 私企、中小企业,更看重实际能力。如果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又有非全证书,反而可能被看作“能兼顾工作和学习”的加分项。

3. 外企、高新技术行业,对学历形式卡得不严,但会关注学校排名、专业匹配度。比如计算机专业的非全硕士,如果来自985院校,认可度可能比普通全日制还高。

不过也有“潜规则”,一些企业HR私下坦言,如果两份简历其他条件差不多,全日制可能被默认“更专注学业”。

三、为什么有人觉得“不被认可”?

1. 信息差的存在,不少中小企业的招聘人员对政策了解滞后,甚至误以为非全日制等同于过去的“在职单证研究生”。

2. 行业惯性,金融、法律等传统行业,长期存在“全日制优先”的潜规则,改变需要时间。

3. 个人能力没跟上,确实存在部分人读非全是为了“镀金”,实际能力提升有限,导致企业对该群体产生偏见。

举个真实例子,朋友小张读某高校的非全MBA,课程和全日制一样要写论文、参加答辩,但面试时HR直接问他,“你这个是不是周末随便上上课?”——可见偏见依然存在。

四、怎么让证书“更值钱”?

如果已经选择或正在读非全日制,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提升竞争力,

选对学校和专业,名校的非全证书认可度明显更高,比如清华、北大的非全项目,甚至比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更吃香。

突出“工学结合”优势,在简历中强调工作经验和学术成果的结合。例如,“在读期间主导了某项目,论文研究方向与工作实践直接相关。”

积累行业资源,非全的同学大多是在职党,同学圈本身就是人脉网。某位做IT的李女士,读非全时和同学合作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后来直接成了创业伙伴。

五、未来趋势会变好吗?

从政策风向看,国家近几年多次发文要求企事业单位平等对待非全日制毕业生。2020年,北京、山东等地已明确公务员招录不得歧视非全日制学历。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严控非全培养质量,比如毕业论文盲审、课程考勤与全日制同步。

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变化。某互联网大厂招聘负责人提到,“现在更看重项目经验和技能证书,是不是全日制反而没那么重要。比如前端工程师,有GitHub高星项目的人,哪怕本科是非全,我们也抢着要。”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非全日制研究生证书,用人单位认不认?答案不是简单的“认”或“不认”,而是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段学习经历。与其纠结“一纸证书有没有用”,不如多想想,这段经历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价值?能不能把学的东西用在工作中?毕竟,学历是门槛,能力才是站稳脚跟的关键。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