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教师读研必看!选非全还是辞职?
收到一位粉丝私信,"老师您好,我是县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刚考上某211师范院校的全日制硕士,现在纠结要不要辞职。听说有些地方允许在职读研?您能详细说说吗?"
我明告诉你,先别急着辞职!按这3步操作,有机会保留编制读研。
第一步,查清合同条款
翻出你的聘用合同,重点看"服务期"和"进修条款"。安徽某中学教师分享,"我合同里明确写着服务期内离职要赔8万违约金,但第17条也写了'经单位批准可带薪进修',对了走了定向培养的路子。"
第二步,找教育局人事科
带上录取通知书直接去教育局。注意这两个时间节点,
1. 3-4月递交申请(赶在5月调档前)
2. 提前准备书面申请,重点强调"提升教学能力反哺学校"的目的
河北某教育局工作人员透露,"这两年我们批了17个带编读研的,关键是要签三方定向协议。学费自付,但保留基本工资,毕业后必须回原单位服务至少5年。"
第三步,考虑转非全
如果单位不批全日制,立即联系学校研招办。现在很多院校允许转非全,比如,
教育硕士(Ed.M)周末授课
寒暑假集中班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重要提醒,警惕这两个坑!
1. 瞒着单位偷偷读,某教师因此被记入诚信档案
2. 误报同等学力申硕,这个只有学位证,评职称可能不认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真实案例,江苏李老师,带编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硕士,通过签定向协议,不仅保留编制,每月还能领4200元基本工资,单位另补贴60%学费。
在编教师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必须辞职吗?
一、政策到底咋规定的?
首先得明确一点,国家没有统一规定。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学校对教师在职深造的政策都可能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明确要求“全日制读研必须辞职”,理由是“全日制学习需要脱产,无法兼顾工作”;但也有些地区比较灵活,允许教师办理“停薪留职”或“保留编制”,等毕业后再回来。
关键得看两点,
1. 当地教育局或学校的明文规定,直接找人事部门要文件,或者查当地教育局官网,别光听同事传言。
2. 入职时签的合同条款,有些教师岗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比如5年内不能离职),如果没满年限就考研,可能需要赔违约金。
二、能不能“不辞职”读研?
还真有操作空间!我认识一位山东的老师,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后,和学校协商保留了编制。她的做法是,
提前和领导沟通,表明自己读完研愿意回原单位,甚至承诺毕业后多服务几年;
找政策漏洞,当地文件没明确禁止全日制读研,她就以“进修学习”名义申请留职;
导师配合,和研究生导师商量,把课程集中在晚上或周末(部分学校允许弹性学习)。
不过这种情况属于“特例”,得满足三个条件,学校缺人、领导支持、政策宽松。大部分地区还是要求“先辞职再上学”。
三、辞职读研的风险要考虑清楚
如果必须辞职,一定要想明白这几个问题,
毕业后的就业压力,研究生毕业后,还能不能考回编制?现在教师编竞争越来越激烈;
经济成本,全日制读研期间没有工资,还要交学费,二三线城市可能损失小十万;
工龄和职称,辞职后工龄清零,重新入职时职称评定也可能受影响。
建议先问自己,读研是为了换行业、评职称,还是单纯想深造?如果只是为了提升教学能力,其实可以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既能保住工作,学历也一样受认可。
四、实在想读全日制,怎么办?
如果铁了心要辞职读研,尽量做好“兜底准备”,
1. 保留好人脉,和原单位领导保持联系,毕业时说不定有岗位空缺;
2. 关注定向培养,有些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定向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
3. 查清社保衔接,辞职后自己交社保,避免医保断缴。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辞了职读研,毕业后进了更好的学校;也有人后悔丢了铁饭碗。关键得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把利弊掰扯明白,再找学校软磨硬泡争取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