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缩招,这5类人难上岸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1 11:51:44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逐步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某985高校为例,2024年MEM、MPA招生计划较去年减少40%,EMBA停招2个研究方向,部分院校的MPAcc专业已转为全日制培养。三类专业受冲击最大,1. 管 ...

非全缩招,这5类人难上岸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逐步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某985高校为例,2024年MEM、MPA招生计划较去年减少40%,EMBA停招2个研究方向,部分院校的MPAcc专业已转为全日制培养。

三类专业受冲击最大,

1. 管理类联考专业,MBA、EMBA削减夜间班次,MEM取消单独划线

2. 经管类专业,MPAcc保留少量在职名额,MAud全面转为全日制

3. 特色项目,部分院校的免联考研修班停止招生

五类人群受影响严重,

① 工作5年以上的大龄考生(32岁以上)

② 专科学历无学位证书者

③ 事业单位无编制人员

④ 跨省报考异地院校的

⑤ 计划通过同等学力申硕的

应对策略建议,

尽早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设置过渡期

转换赛道,考虑MEM与MPA的混合培养模式

备选方案,关注中外合办MBA项目(如北师大-港浸会)

某高校招生办主任透露,"2024将是政策过渡年,建议考生优先选择有提前面试的院校,如北大光华、清华经管的提前批录取比例将提高15%。"

2024非全缩招,这5类人难上岸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最新调整

一、报名门槛更灵活了

以前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才能报考管理类等专业,现在部分院校调整为2年工作经验即可。比如某高校的工商管理硕士(MBA),2023年允许2021年7月前毕业的本科生报名,比往年提前了一年。不过要注意,医学、法学等特殊专业仍需要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二、户籍限制进一步放开

像北京、上海这些热门城市,往年要求外地户籍考生提供连续6个月社保证明,现在调整为3个月。这对刚换工作的上班族特别友好,我有个朋友上个月从杭州跳槽到上海,刚好赶上新政策,不用再等半年才能报名。

三、考试方式出现新变化

1. 初试增加“预审材料”环节,部分985高校要求提前提交工作成果证明,比如项目报告、获奖证书等,这个材料会计入总分10%-15%

2. 复试取消全员线下面试,报考同省院校的考生可选择视频面试,外地考生每年能省下至少2000元差旅费。但艺术类、教育类等需要现场演示的专业除外

四、专业选择范围扩大

今年新增37个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前沿领域。比如某理工类院校首次开放“智能建造”非全硕士,允许土木工程、计算机专业的考生跨考。不过要注意,跨专业报考需要加修2门本科核心课,建议提前联系学校教务了解具体科目。

五、学费补贴政策更新

西部地区院校普遍推出学费分期付款方案,首付比例从50%降到30%。比如四川某高校的工程硕士学费6万,现在首期只需交1.8万,剩余部分可分5个学期支付。同时,住建部、卫健委等6个部委下属单位明确,员工攻读对口专业可报销40%学费。

各高校正在陆续发布2024年招生简章,建议大家多关注目标院校官网,特别是9月份会集中更新报考细则。有同事就是因为没注意到某高校取消了心理学专业的非全招生,白白准备了半年材料。另外提醒在职考生,现在起就要开始准备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有些国企事业单位的审批流程需要1-2个月。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