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查校三步法,选校“躲雷”必看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0 14:27:04

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怎么查学校?作为“上岸人”,今天手把手教大家三个实操方法,看完就能用。第一步,锁定目标专业打开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硕士目录后别急着搜索。先问自己三个问题,1. 我工作几年了?(决定选MBA还是普通硕士)2. 能接受的上课 ...

非全查校三步法,选校“躲雷”必看

"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怎么查学校?"作为“上岸人”,今天手把手教大家三个实操方法,看完就能用。

第一步,锁定目标专业

打开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硕士目录"后别急着搜索。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工作几年了?(决定选MBA还是普通硕士)

2. 能接受的上课频率?(有的学校周末班,有的集中授课)

3. 预算范围?(重点院校MBA普遍20万+,MEM多在10-15万)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帮学弟筛选时发现,同样考MPA,中央财经大学有周末班,而人民大学只有每月集中4天授课,这对经常加班的他来说很关键。

第二步,官网验证四要素

查到意向院校后,必须亲自上官网查证,

1. 招生简章看培养方式(标注"非全日制"才算数)

2. 看证书样本(双证要有学历证书编号)

3. 查最新调剂公告(招不满的学校往往好考)

4. 比对近三年分数线(波动大的要谨慎)

有个实用技巧,直接打招生办电话问两个问题,"去年XX专业录取最低分多少?""上课时间能调整吗?"工作人员态度就是你未来三年的服务预演。

第三步,实地考察三细节

建议参加学校开放日重点看,

1. 教室位置(有的分校区和本部待遇不同)

2. 同学构成(国企占比高的院校更适合体制内)

3. 食堂能不能用学生卡(判断是否真共享资源)

去年有位学员就吃过亏,某985院校的非全生在图书馆借书要额外缴费,这些细节官网可不会写。

别上当提醒,

1. 警惕"免联考"宣传(正规双证都要参加统考)

2. 学费分两次交最保险

3. 看清授课语言(部分EMBA项目全英文授课)

非全查校三步法,选校避坑必看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详解

一、学历要求,不同层次区别对待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门槛不算高,但不同学历背景的人要求不一样。

1. 本科毕业生,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含自考、成考、网络教育)就能直接报名,应届生也能报,但部分专业(比如医学、法律)可能要求有学位证。

2. 专科毕业生,毕业满2年及以上(从毕业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且部分院校会要求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进修证明或发表过论文。比如报考教育硕士,可能需要有中小学教学经历。

3. 硕士或博士,已经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也可以报考,但部分学校可能限制专业方向。

注意,个别院校会额外设门槛,比如要求英语四级成绩或本科阶段成绩单,报名前一定要仔细看学校的招生简章。

二、工作经验,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

很多人误以为非全日制必须要有工作经验,其实不然。

管理类专硕(如MBA、MPA),明确要求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硕博毕业2年才能报考。

其他专业(如教育、工程、法律),大多数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应届生或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都可以报。

建议,如果你工作较忙,优先选周末授课或集中授课的专业,避免和工作冲突。

三、考试流程,初试+复试,缺一不可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必须参加全国统考和院校复试,流程完全一致。

1. 初试(笔试),每年12月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专业课(或数学)。管理类专硕考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

2. 复试,次年3-4月进行,内容为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部分院校加试英语口语。

关键点,初试过国家线是基本要求,但热门院校的复试线通常更高,比如985高校的教育硕士可能比国家线高出20分以上。

四、报名材料,提前准备,避免手忙脚乱

报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以当年招生公告为准),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

工作证明(部分院校要求)

报名信息表(网上报名后下载)

提醒,专科生如果报考名校,建议提前准备科研成果或获奖证书,复试时能加分。

五、选专业,别光看热门,适合最重要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选择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工作。

对口原则,尽量选和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比如教师选教育硕士,工程师选工程硕士。

“躲雷”诀窍,避开“宽泛型”专业(如某些学校的工商管理),除非你有明确的晋升需求。

跨专业慎选,如果跨度太大(比如文科转工科),复试可能需要加试2门专业课。

六、常见问题答疑

1. 非全允许跨专业报考吗?

可以,但部分专业(如临床医学)限制本科背景。

2. 考试难度是不是比全日制低?

同一专业的试卷和分数线完全一样,不存在“更容易”的说法。

3. 非全证书有用吗?

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齐全,注明“非全日制”,但法律效力与全日制相同,考公、评职称均认可。

学姐提醒一句,报考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或研招网查最新政策,不同院校的具体要求可能有细微差异。准备好材料,安心复习,祝大家一战上岸!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