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非全报名时间,这三点必须知道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09 14:35:46

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即将启动,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窗口期又到了!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非全报名仍分为两个阶段,9月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今年有三大变化要特别注意,第一,报名系统首次增加同等学力申硕选项通道。往年很多考生误将同等学力申硕与非全混为一谈, ...

2025非全报名时间,这三点必须知道

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即将启动,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窗口期又到了!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非全报名仍分为两个阶段,9月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今年有三大变化要特别注意,

第一,报名系统首次增加"同等学力申硕"选项通道。往年很多考生误将同等学力申硕与非全混为一谈,今年系统特别区分了两种报考类型。需要提醒的是,同等学力申硕属于单证教育,适合只需硕士学位证的人员;而非全双证则更适合需要学历学位双提升的职场人。

第二,MBA/EMBA/MEM等管理类联考专业新增免联考通道。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5所院校试点"提前面试+专业考核"录取模式,通过院校自主考核的考生可免除12月全国联考。但要注意,这类项目学费普遍在20-35万之间,且要求5年以上管理经验。

第三,报名材料新增社保缴纳证明。非京籍考生报考北京院校需提供6个月以上社保证明,上海、广州等地也有类似要求。建议在职考生提前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打印参保记录,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才发现材料不全。

我强调一点三类考生谨慎报考,①工作强度大的996从业者(难以兼顾学业)②频繁出差人员(线下课程出勤率不足70%将取消考试资格)③计划2年内跳槽者(部分单位不认可在读学历)。建议这类人群优先考虑弹性更大的同等学力申硕或国际免联考项目。

附2025热门专业学费参考,

MPAcc 8-15万/2年

MAud 6-12万/2年

MEM 10-20万/2.5年

MLIS 5-8万/3年

2025非全报名时间,这三点必须知道

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秘诀

一、哪些人适合考?

1. 工作三年以上的上班族最吃香,特别是单位有晋升名额限制的

2. 想转行但没相关学历的(比如教师考心理学,会计考法律)

3. 家里支持且工作相对稳定的(加班狗慎选)

4. 本地有目标院校的(别指望每周跨省上课)

二、报考前必须搞清楚的5件事

1. 学费别光看官网标价,管理类普遍8-15万,教育类3-6万,别忘了算上交通住宿费

2. 上课时间要问清楚,有的是周末连上两天,有的是每月集中四天

3. 别被"双证"忽悠,学位证和全日制长得不一样,但法律效力相同

4. 提前跟单位打招呼,有些公司能报销部分学费

5. 别只盯着985,本地普通高校的通过率可能更高

三、2025年报考新变化

1. 报名时间预计还是10月5日-25日(千万别错过)

2. 考试安排在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大概12月20日左右)

3. 新增几个热门专业,大数据教育、康养产业管理

4. 部分院校取消提前面试(对社恐人士友好)

四、备考小技巧

1. 英语重点抓阅读和作文,每天做两篇真题阅读,背10个万能句子

2. 管理类联考要练速度,数学25题控制在60分钟内

3. 专业课别傻背书,找近三年真题划重点

4. 利用碎片时间,上下班听政治考点音频,午休刷10道逻辑题

五、“上岸人”的血泪教训

1. 别信"“抱过”班",去年隔壁一同事花3万报班还是没考上

2. 导师要提前联系,9月份就给心仪导师发邮件

3. 复试别穿正装,干净得体最重要,男生别打领带

4. 调剂要手快,国家线公布当天就开始打电话

常见问题,

Q,36岁考会不会太晚?

A,班上见过45岁的同学,关键看学习状态

Q,本科成绩差影响录取吗?

A,主要看初试分数和面试表现

Q,能不能跨专业?

A,教育、管理类基本不限,医学法律有限制

Q,读研期间怀孕怎么办?

A,可以办理休学,保留学籍两年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