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读研“防坑”诀窍,非全考研必看
"想读非全研但不知道怎么下手",作为“上岸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事儿。先说三个重点,①别被"免联考"忽悠瘸了 ②MBA和MPA不是谁都能报 ③专科生也能弯道超车。
一、报考方式要门儿清
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三种路子,
1. 统考非全,12月统考+复试,拿双证(毕业证+学位证),像MBA、MPAcc这些热门专业都走这条路
2. 同等学力申硕,先入学后考试,拿结业证+硕士学位证,适合基础薄弱的
3. 中外合办,免联考但学费高,要认准教育部批文
二、常见三大坑
1. 学费坑,某985的EMBA一年16万,MEM才6万,专业不同差价能买辆车
2. 时间坑,别信"周末偶尔上课",实际要每周六日打卡
3. 落户坑,北上广深不认非全学历落户,想拿户口的趁早换赛道
三、别上当实战技巧
1. 查简章要上"研招网",别被山寨网站骗
2. 提前联系导师,有的专业复试前就要确定导师
3. 工作证明模板,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某211去年就卡了30%的人
四、适合人群自查
√工作3年以上的老职场
√单位有学历补贴的
√想转行需要镀金的
×应届毕业生(建议考全日制)
×单纯想混文凭的(现在查得严)
对了说个真实案例,我表弟在供电局工作,去年考华电的电气工程非全,专业课考电力系统分析,复试被问"变电站防雷措施",幸亏他天天跑现场,答得比全日制学生还溜。所以工作经验真是加分项!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详解
一、学历要求是硬指标
首先得看毕业证上的学历。大部分专业接受三类人群报名,
1. 本科毕业生(应届或往届都行)
2. 专科毕业满两年以上的(这个两年是从毕业到入学那年9月算)
3. 已经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人
注意!部分特殊专业像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这些,可能对本科专业有要求。比如法律硕士(法学)只收本科法学专业的,非法学专业得报法律硕士(非法学)。
二、工作经验要看清
不少专业特别看重实践经历,
MBA/MPA这类管理类专业,专科生要5年工作经验,本科生3年,硕士博士2年
教育硕士、工程硕士通常要求2-3年相关领域经历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有个朋友专科毕业4年,想报某211的MBA,结果发现还差1年工作经验,只能再等一年。所以提前算好时间很重要!
三、考试报名别踩坑
每年10月正式报名,记得提前准备这些材料,
学历证书编号(学信网能查)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工作单位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部分学校需要)
2寸白底证件照电子版
别忘了,选考点要看户籍或工作地,外地报考得提前准备居住证或社保记录。去年有个考生就是没注意这点,临考前一个月才急忙补办材料。
四、特殊人群有通道
1. 退伍军人考研有专项计划,分数线会适当降低
2. 少数民族考生可走骨干计划,但需要签定向就业协议
3. 在职教师报教育硕士,很多学校会优先录取
五、这些细节容易栽跟头
1. 自考本科只要有毕业证就能按本科身份报考
2. 网络教育学历只要学信网可查就承认
3. 军校文凭需要做学历认证
4. 正在读研的想再考非全,得先征得原培养单位同意
六、备考建议掏心窝
1. 提前联系目标院校研招办,问清具体要求(每个学校可能有细微差别)
2. 工作证明别等对了才开,有些单位要走流程
3. 跨专业报考的,最好有相关领域的工作履历
4. 报名系统开放头三天别扎堆,容易卡
对了说个实在话,现在非全和全日制都是统考统招,含金量越来越高。但报考前一定要仔细看当年招生简章,各校政策可能会有调整。建议大家直接去学校官网查最新信息,别光看网上的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