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这五点必须知道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09 12:35:07

接到很多咨询电话,上来就问,老师,我工作十年了还能读研吗?当然可以!今天就跟童鞋们儿聊聊这个不用参加统考的在职读研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先说句大实话,这不是万金油,但确实解决了部分职场人的痛点。第一,免联考不等于没门槛。全国985院校像人大的法学专业,要求 ...

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这五点必须知道

接到很多咨询电话,上来就问,"老师,我工作十年了还能读研吗?"当然可以!今天就跟童鞋们儿聊聊这个不用参加统考的在职读研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先说句大实话,这不是万金油,但确实解决了部分职场人的痛点。

第一,免联考不等于没门槛。全国985院校像人大的法学专业,要求本科毕业满三年才能报名研修班。中传的新闻学还要交作品集,社科院的经济学班还要面试。不过比起非全研究生动辄200分的国家线,确实容易多了。

第二,专业选择有讲究。MBA、MPA这些热门专业开课院校多,但注意看课程设置。比如北航的MEM侧重工程管理实操,对外经贸的MAud会计审计方向会请四大事务所高管授课。选专业要看自己职业规划,别冲着名气瞎报。

第三,费用差距大。北京高校普遍3-8万,上海贵些要5-12万。但注意有附加成本,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要交2万论文指导费,中南财经的MPAcc还要收6000元统考辅导费。千万别只看宣传页上的学费数字。

第四,证书用途分情况。国企评职称管用,我去年带的学员用这个评上了中级工程师。但要注意有些省份公务员考试不认,想考公的要提前查当地政策。私企更看重实际能力,有个学员靠这个进了字节跳动的管理岗。

第五,这些人最合适,工作5年以上没时间备考的、需要快速拿证评职称的、单纯想进修的。但应届生慎选,有个95后学员读了半年后悔,因为没法以应届生身份考编。

学姐提醒,2024年新规要求所有院校必须在官网公示合作机构,报名前记得查教育部"学位授予信息备案平台",别被山寨机构忽悠了。

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这五点必须知道

在职读研如何选专业?这三点最关键

一看“职业需求”,别光看名字好听

选专业最忌讳“跟风”。别看现在某个专业名字听着高大上,或者身边有人选了你也要选。关键得看这专业和你的工作有没有直接挂钩。比如你在一家科技公司做技术岗,那么计算机、电子信息这类专业会更实用;如果你在管理层,工商管理(MBA)或项目管理可能更合适。

另外,多关注行业趋势。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传统行业都在转型数字化,像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这些方向的需求明显增加。如果你所在的领域正好需要这类技能,优先考虑相关专业,学完立马能用上,涨薪、晋升的机会自然更多。

二看“时间成本”,别给自己挖坑

在职读研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不够用”。很多人在选专业时,光顾着看课程内容,却忽略了学制安排和毕业难度。比如,有的专业要求每周到校上课,但你的工作可能需要频繁出差,这就容易冲突;有的专业看似轻松,但毕业论文要求高,甚至需要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这对在职人员来说压力会很大。

建议优先选“灵活度高”的专业,

1. 学制短,比如2年制的非全日制硕士,比3年制的更省时间;

2. 上课方式友好,尽量选周末集中授课或网络授课,避免占用工作日;

3. 毕业难度适中,提前了解毕业要求,避开需要大量实验、调研的专业。

三看“兴趣+擅长”,别硬啃“骨头”

在职读研本来就是个长期战,如果选的领域自己既不感兴趣,也不擅长,很容易半途而废。比如你从小数学就弱,非要挑战金融工程;或者对文字工作毫无耐心,却选了新闻传播,大概率会学得痛苦。

这里有个小技巧,把专业和你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比如你做市场营销,但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选消费者行为学方向;你做教育行业,又喜欢技术,不妨试试教育技术学。这样既能满足兴趣,又能让学的东西实际应用到工作中,成就感更强。

学姐提醒一句,别把“热门”当标准。再火的专业,如果和你的职业规划不匹配,或者你压根不喜欢,它对你来说就是“鸡肋”。记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选好了专业,接下来就是踏踏实实学习。毕竟,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完)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