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硕士申国内硕士难吗?在职必看
很多在职朋友私信问,"国外硕士能直接申请国内硕士吗?"话不多说,能申,但要注意这3个关键点。根据教育部规定,国外学历需先做认证才能报考。下面具体说说不同情况的申请难度,
一、三种主要申请途径
1. 非全日制硕士,需参加12月统考,热门专业如MBA/MPA/MEM竞争激烈,某985院校去年报录比达7:1。但EMBA相对宽松,部分院校接受自主招生。
2.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但需参加5月统考,适合有学位证的留学生。某双一流高校教育学专业,去年60%考生通过。
3. 免联考项目,部分中外合办院校(如北城大-华威)接受直接申请,但学费较高(15-30万),需核查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备案情况。
二、材料准备重点
除常规材料外,特别注意,
留服认证报告(至少提前3个月办理)
工作证明(报考MPAcc需6年以上财务经验)
推荐信(国内更认体制内领导推荐)
三、“躲雷”攻略
1. 警惕"双证“抱过”"机构,去年某机构被曝虚假宣传
2. 管理类联考国家线连涨3年,建议优先考虑提前批面试
3. 部分院校对境外学历有附加考试(如清华MEM)
建议预算有限(5万以内)选同等学力申硕,求学历含金量建议冲985非全,着急拿证可考虑免联考MBA。具体可参考各校《2024年招生简章》,注意今年新增的"背景评估"环节。
国外硕士如何申请国内在职研究生
很多在国外拿到硕士学位的朋友回国后,发现国内职场对本地学历有需求,或者想换个专业领域深造。这时候申请国内在职研究生是个实用选择,但具体怎么操作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就以亲身经历给大家梳理清楚整套流程,记得收藏备用。
一、先搞清楚自己能报什么类型
国内在职研主要分两种,非全日制统考和同等学力申硕。国外硕士毕业的要注意,
1. 非全日制统考(拿双证),需要先做学历认证,通过后和国内硕士同等待遇,可以跨专业报考
2. 同等学力申硕(拿学位证),部分院校允许直接申请研修班,但申硕考试时需要满足本科有学位满3年
二、必须完成的学历认证步骤
1. 登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
2. 准备护照、学位证书、成绩单原件及翻译件
3. 在线申请认证(现在都是电子版,不用跑现场了)
4. 认证周期约15-20个工作日,遇到寒暑假会顺延
建议在计划报考前3个月就完成认证,避免耽误报名。有个朋友因为认证材料翻译格式不对,来回折腾了一个多月。
三、择校报名实战技巧
每年9-10月是统考报名季,重点关注这几点,
看招生简章里是否注明接受海外学历报考(90%以上的学校都接受)
提前联系研招办确认是否需要加试科目
热门专业(像MBA、法学、教育类)建议选2-3所备选学校
有个小窍门,多看看院校的"高级研修班"项目,这类往往对工作经历要求更灵活,像北大的某些项目有5年工作经验就能报。
四、备考要抓重点
笔试科目根据专业不同有差异,但政治和外语是必考项,
政治别大意,虽然国外读过书,但考研政治重点在国内时政,建议报个冲刺班
外语可免试,很多学校认可雅思6.5或托福90分以上的成绩,能免考英语
专业课复习,找近3年真题,重点看出题方向的变化
五、材料准备清单
除了常规的身份证、证件照,特别注意,
1. 工作证明要盖单位公章(兼职工作经历不算)
2. 推荐信找直属领导或行业资深人士写
3. 研究成果有就带上(哪怕是在国外的课程论文)
4. 准备500字左右的进修规划(说清楚为什么已有硕士还要读研)
去年帮同事申请时,发现他的国外成绩单没有课程学分说明,后来补了教学大纲才通过审核。建议大家提前整理好课程描述。
六、特别注意的3个细节
1. 时区问题,网上确认和面试可能有时差,提前调好闹钟
2. 档案存放,如果档案还在国外,尽快转到户籍地人才市场
3. 导师沟通,复试前给意向导师发邮件别用gmail,容易被当垃圾邮件
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线上线下结合授课方式,特别是北上广的高校,周末班和集中班的选择越来越灵活。有个在深圳工作的学员,每月飞一次上海上课也能顺利完成学业。
费用方面别只看学费,交通、住宿这些隐性成本也要算进去。比如某985高校的EMBA项目,虽然学费25万,但包含所有游学费用,反而比分开交更划算。
学姐提醒大家,各校的具体政策每年都有微调,9月份招生简章出来后,一定要打三遍电话确认,研招办、院系教务、导师办公室,得到的信息最靠谱。准备好这些,就大胆去申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