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全考研,8类专业+免联考诀窍
收到很多粉丝私信问,"在上海工作,想读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哪些专业含金量高?有没有不用考试就能读的?"今天就给大家唠唠上海非全日制研究生那些事儿。
先说最重要的报考信息,
1. 热门专业有MBA、EMBA、MPAcc、MEM、MPA、MTA、MLIS、MAud这8大类
2. 学费从5万到50万不等,交大安泰EMBA最贵
3. 免联考项目要认准教育部批文,推荐复旦-港大IMBA项目
4. 部分院校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比如同济MEM)
别忘了注意这些坑,
• 某机构推的"“抱过”班"收费10万+,其实走的是研修班路子,说一千,道一万只能拿结业证
• 宣称"不用上课"的都是骗子,正规项目都要修满学分
• 部分EMBA项目虽免联考,但要单位推荐+工作证明
建议这样选校,
想拿双证选,复旦MPAcc、交大MEM
预算有限选,华师大MTA、上外MLIS
管理层进修选,中欧Global EMBA(需8年以上管理经验)
报考流程分三步走,
1. 确定专业(管理类选MBA/EMBA,技术岗选MEM)
2. 准备材料(学历证明+工作证明+推荐信)
3. 参加提前批面试(9月前完成)
对了说个冷知识,上海财大的MAud审计硕士,去年录取了12个专科生,只要通过加试科目考试就行。不过竞争激烈,建议提前联系导师。
上海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一览表
说到在上海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学费贵不贵?值不值?”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把上海各大高校的非全日制学费扒个明白,顺便聊聊怎么选才划算。
一、学费差异大,先看学校档次
上海的学校分三六九等,学费也跟着“水涨船高”。
985高校,比如复旦、交大,学费普遍偏高。复旦的MBA项目,2024年学费涨到48.8万,EMBA更是突破70万。不过像教育学、工程硕士这类专业,学费会低一些,大概在10万-15万之间。
211高校,上财、同济、华东师大这类学校,学费中等偏上。上财的金融专硕非全学费约18.8万,同济的工程管理硕士(MEM)16万左右,适合想兼顾性价比和名校光环的人。
普通高校,上海理工、上海海事等,学费亲民不少。比如上海理工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费10万出头,教育类硕士每年2万-3万,适合预算有限但想提升学历的职场人。
二、专业类型决定价格
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学费能差出好几倍。
管理类(MBA/MPA),最烧钱,尤其是名校的MBA,40万起步是常态。但像华师大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就控制在12万左右,算是“清流”。
教育类,华东师大的教育硕士性价比高,3年总学费不到8万,适合教师群体。
工程类,同济的软件工程硕士学费约15万,上交的电子信息类12万-18万,理工科同学可以重点关注。
法律、医学,这类专业非全名额少,学费也不低。比如交大的法律硕士(非法学)3年学费约12万。
三、隐藏成本别忽略
学费只是明面上的开支,还有些“隐形消费”得提前算清楚,
1. 住宿交通,非全研究生一般不提供宿舍,租房或通勤成本得自己扛。比如在浦东上班却要去闵行校区上课,通勤时间可能比听课还长。
2. 社交资源,读MBA的很多同学会参加高端论坛、企业参访,这些活动虽然能扩大朋友圈子,但AA制下来一年也得小几千。
3. 时间成本,周末上课听起来美好,但连续两年无休,对体力和工作安排都是考验。
四、怎么选才不踩坑?
1. 明确目标,如果为了混文凭,选个学费低、毕业容易的学校就行;要是真想学东西或者攒人脉,咬咬牙冲名校。
2. 看就业服务,有些学校会提供校企合作、招聘会资源,比如上财的金融专硕,很多券商HR直接到校招人,这钱花得就值。
3. 对比性价比,别光看学费数字,算算每节课的成本。比如48.8万的MBA,按20个月算,每月2万多,你得琢磨这些课和资源能不能帮你赚回来。
五、2024年最新学费参考
这里列几个热门学校的数据(单位,人民币),
复旦大学,MBA 48.8万,MPA 12.8万,工程硕士 15万
上海交大,安泰MBA 45.8万,法律硕士 12万,电子信息 18万
华东师大,教育硕士 7.5万,应用心理硕士 19.8万
上海大学,MBA 15.8万,新闻与传播硕士 9万
学姐提醒,学费每年可能微调,报名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查最新数据。另外,部分学校支持分期付款,或者有企业合作报销政策,交钱前多问问,能省一点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