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要卡点吗?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06 09:13:52

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到底用不用抢?这个问题。我我就直接说结论,不用通宵蹲守,但早上9点系统开放后尽早操作最稳妥。去年我带过3个学生做过预报名,发现这3个情况必须注意,第一,系统刚开放前半小时容易卡顿,建议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第二,虽然考位可以 ...

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要卡点吗?

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到底用不用抢?"这个问题。我我就直接说结论,不用通宵蹲守,但早上9点系统开放后尽早操作最稳妥。

去年我带过3个学生做过预报名,发现这3个情况必须注意,第一,系统刚开放前半小时容易卡顿,建议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第二,虽然考位可以后期修改,但热门报考点的位置就像春运火车票,比如北京海淀区、上海杨浦区的考点,去年有学生下午报名就只能选郊区考场;第三,报名信息填错5次会被锁定24小时,去年有个考生把"定向就业"和"非定向"选反了,直接耽误了修改时间。

现在给大伙说点干货,9月24日预报名当天,准备好身份证、学生证、学历验证报告电子版。填信息时重点核对这3个地方,①报考单位(千万别把北大光华写成北大软微);②考试方式(全国统考/单独考试别选错);③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要提前审核)。

有个误区要提醒,预报名成功的考生,10月份正式报名时不用重复操作。但如果你要修改报考院校或考试方式,必须重新报名。去年我遇到最可惜的情况是,有个考生预报名填了复旦大学,正式报名想改同济大学却错过了时间,对了只能按原志愿考试。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比起抢报名时间,更重要的是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去年某985高校现场确认时,查出15%的考生学历验证未通过,这些人连考试资格都没有。所以现在赶紧做这两件事,①登录学信网查看学籍状态;②提前准备jpg格式的证件照(蓝底,480像素×640像素)。

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要卡点吗?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常见问题汇总

一、预报名到底是啥?必须参加吗?

预报名说白了就是“提前占坑”,和正式报名一样有效。主要是为了分流系统压力,避免正式报名时网站崩掉。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地区都开放预报名,比如有些省份可能只允许应届生预报名,往届生得等正式通道。如果怕错过,建议能预报就报,早搞定早安心。

二、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有啥区别?

1. 时间不同,预报名一般在9月底,正式报名在10月,具体日期每年可能有微调,得盯着教育部通知。

2. 对象不同,部分省份限制往届生预报名,但大多数地区已经放开了。

3. 信息修改,预报名填完如果发现信息有误,正式报名期间还能改,但报名号一旦生成,报考点和学校不能随便换,得慎重!

三、报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有无学位都可报名,但部分院校专业可能要求学位证)。

专科毕业需满2年(按毕业证日期算到录取当年9月),部分名校或热门专业会额外要求论文、四级成绩等。

2. 工作经验,大多数专业不强制要求,但像MBA、MPA这类管理类专硕,通常要求本科毕业3年、专科5年。

⚠️注意,定向就业人员(比如单位委培)报名时需提前和单位沟通,录取后要签三方协议。

四、预报名要准备哪些材料?

1. 身份证,快过期的赶紧补办,报名和考试都要刷原件。

2. 学历证明,毕业证、学位证编号(学信网可查),留学生需要教育部认证报告。

3. 电子照片,白底或蓝底证件照,别P太过,人脸得清晰。

4. 其他材料,部分特殊专业要求工作证明、社保记录等,提前看学校招生简章。

五、报名流程分几步?

1. 注册学信网账号,没账号的赶紧弄,手机号必须长期使用,后期找回密码全靠它。

2. 填写考生信息,包括学历学籍、户籍档案、联系方式等,地址填能收录取通知书的。

3. 选择报考信息,学校、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务必核对代码别选错!

4. 生成报名号,这串数字千万存好,现场确认和下载准考证都要用。

5. 缴费,支持支付宝、网银,缴费成功才算报名完成,别卡在说一千,道一万一步!

六、报考点怎么选?

原则就一条,就近方便

应届生选学校所在地;

往届生选户籍地或工作地(选工作地可能需要社保证明,各地要求不同)。

如果本地考点满了,赶紧看周边城市有没有名额,别干等。

七、报名后还能改信息吗?

除了“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不能动,其他信息(比如地址、手机号)在报名期间都能修改。如果真选错学校或考点,只能取消当前报名,重新填报,但需要重新缴费,原来的报名费不退。

八、报名费多少钱?能退吗?

各省收费标准不一样,大概在100-200元/科,比如考两科的专业交200左右。如果因为个人原因放弃考试,报名费不退;但如果考点取消(比如疫情),一般会退费。

九、非全和全日制能互相调剂吗?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非全的录取分数线通常和全日制一致,但调剂时很多全日制考生不愿意转非全,反过来非全名额又少,所以尽量一志愿就选准。

十、选学校和专业有啥门道?

1. 看上课方式,有的学校非全是周末上课,有的集中寒暑假,外地生优先选线上+线下结合的。

2. 看学费,非全一般比全日制贵,管理类专硕可能高达十几万,经济压力得考虑清楚。

3. 看证书标注,毕业证和学位证会写“非全日制”,但法律效力相同,考公考编不受影响。

十一、预报名完还要干啥?

1. 确认网报信息,10月底或11月初需要现场或网上确认,传照片、核对信息,错过就白报名了!

2. 下载准考证,考前10天左右开放打印,多打几份备用。

3. 订酒店,考点公布后立马订房,尤其是热门城市,手慢无!

十二、常见坑点提醒

名字别写错,和身份证保持一致,尤其是生僻字。

手机号别换,从报名到录取,学校可能随时联系。

专业目录代码核对三遍,比如“0251金融”和“0252应用统计”代码不同,选错直接导致考试科目不对。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直接打电话问学校招生办最靠谱,别自己瞎琢磨!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