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VS全日制,在职读研怎么选?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05 12:58:36

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差在哪?我该选哪个?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透这件事。我明告诉你,想保住工作就读非全,想换赛道深造就选全日制。先说入学门槛。非全的MBA、MPA这类管理类专业,专科满5年就能报,本科3年。像北大光华的非全MBA,去年录取平均年龄32岁,都是 ...

非全VS全日制,在职读研怎么选?

"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差在哪?我该选哪个?"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透这件事。我明告诉你,想保住工作就读非全,想换赛道深造就选全日制。

先说入学门槛。非全的MBA、MPA这类管理类专业,专科满5年就能报,本科3年。像北大光华的非全MBA,去年录取平均年龄32岁,都是带团队的中层。而全日制门槛更高,像清华MEM全日制班,去年录取的应届生平均GPA3.8+。

学费差距更大。非全的EMBA普遍30万起步,中欧商学院要82.8万;全日制就便宜多了,比如人大MPAcc全日制才2.9万/年。但注意,非全的学费可以抵个税,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上课时间最要命。非全多是周末班,像复旦的MAud项目,每月集中4天上课;而武大的MLIS全日制,周一到周五都要泡图书馆。去年有个银行行长读非全MPAcc,硬是带着笔记本在高铁上赶作业。

证书含金量方面,从2017年起,非全和全日制都是双证(学历+学位),但毕业证会标注"非全日制"。不过像华为、腾讯这些大厂,现在校招都单列"非全硕士"通道。

给在职人士的建议,要是单位能签定向协议(毕业回原单位),优先选非全;想考公务员的话,注意有些岗位明确要求"全日制"。遇到个案例,某三甲医院护士读非全护理硕士,单位直接报销70%学费。

特别注意2024新政,教育类、法律类非全逐步停招,想报要趁早。像北师大教育硕士非全,去年报考人数暴涨47%。现在准备2025年入学的话,建议今年10月就要关注研招网报名。

非全VS全日制,在职读研怎么选?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有哪些?

一、基本门槛,学历+年龄

1. 学历要求

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最低得有大专学历。但不同学历层次要求不一样,

本科毕业生,不管有没有学位证,毕业就能直接报名(部分管理类专业除外)。

专科毕业生,必须毕业满2年,比如2024年考研,2022年7月前毕业的才能报。

硕士/博士,拿着学位证直接冲,没年限要求。

2. 年龄这事儿

现在绝大多数专业不卡年龄!以前限制40岁以下的规矩早取消了,五六十岁照样能考。但个别军校类特殊专业可能另有规定,报名前得查清楚。

二、特殊专业附加条件

想报管理类专硕(比如MBA、MPA)的注意了,

本科毕业的要凑够3年工作经验(从毕业到入学当年9月)

专科毕业的得攒够5年

硕士/博士也要2年

比如2024年9月入学的话,本科得2021年9月前毕业,专科得2019年9月前毕业。

三、专业对口问题

大部分专业不限制原专业,比如教育学、计算机随便跨。但个别狠角色有要求,

法律硕士(非法学),本科不能是法学专业

临床医学,通常要求本科就是临床医学出身

师范类院校,部分学科教学专业会优先录取相关背景考生

这里提醒一句,教育类专业虽然不硬性限制,但复试时可能会加试专业课,跨考生得提前准备。

四、其他隐形关卡

1. 政治审查

所有考生都要过政审关,主要看有没有违法记录。普通人家不用太担心,但有过刑事处罚记录的可能会被刷。

2. 健康证明

像食品工程、航空这类特殊专业,入学前要交体检报告。传染病患者、色盲色弱等情况,部分专业会限制报考。

3. 单位同意书

虽然国家没强制要求,但很多学校在复试时会要单位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尤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最好提前和单位沟通好。

五、报考细节要注意

报名时间,每年10月正式网报,别错过时间

现场确认,现在多数改网上确认了,要传身份证、学历证照片

考试流程,12月底初试+次年3-4月复试,和全日制考同一套题

费用问题,管理类学费普遍8万起,其他专业1-3万/年比较常见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冷知识,部分院校允许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但需要满足附加条件,比如发表论文或通过自考本科8门以上课程。这种情况建议直接打电话问招生办,别自己瞎猜。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