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研究生双证问题有哪些? 详细说明
1,十月联考今年开始已经取消了。所以就不用纠结这个了。
2,只要是参加1月份研考的,都是国家计划招生。不论就读方式如何,最后都是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两个证书。
3,你说的“在职双证”是民间说法。确切的讲,它是全日制研究生的不同培养方式。正常的全日制研究生是周一到周五上课。而你所说的“在职”,有晚间上课,周末上课,集中授课等方式。因为不占用工作时间所以民间就称它“在职”了。事实上这种培养方式在国外以及港澳已经很常见。
4,但确实大多数学校,“在职”的录取资格比“全日制”要低,而学费要高很多。虽然在两个证书上,两种培养方式的结果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5,说说毕业证。毕业证也就是我们说的学历,学历,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的经历。你有这个证书,才证明你确实参加过这个学习培养。这也就是为什么,十月联考的在职研究生含金量不高的原因。因为没有学历,只是攻读一个学位。而学位,只要满足上课,考试,答辩的要求,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学历毕竟还是要考的。
==========================================================================
2016.9.22 增加内容
由于一直关注研考的相关政策,对原答案关于“在职双证”部分做补充。
2016.9.14,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一些详细的介绍和规定。由于原文件为教育部公开印发文件,大家可上网自行查阅,我只摘抄重点部分:
1、由于之前的十月联考“在职研究生”已经取消,并且纳入统考,以后“在职双证”将有自己的官方称呼——非全日制研究生,用以区分过去的全日制研究生
2、文件是最近下发的,所以对区分时间做了界定。以后的就叫非全日制,以前的就不改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去考在职双证的朋友们赚到了,因为给的是全日制证书,但从今年考研也就是明年录取的研究生开始,就区分开了
3、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研究生的证书上要表明培养方式是否全日制。也就是如我上条所言,非全日制以后就真的是非全日制了。在职双证的含金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2)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费问题
双证在职研究生因其可获得双证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要知道,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费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双证在职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时,支付学费是必须的,但单证与双证需要支付的学费多少是不同的。所以,研究生学费成为了在职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在职研究生单证学费高,还是双证在职研究生学费高呢?
双证在职研究生参加的报考形式是全国统一的一月联考,而单证的是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二者在在职研究生学费方面是差距很大的。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费一般都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上的学费也是常见的。而后者金额一般都在三万元左右。所以,单证学费是远低于双证学费的。
在职研究生的五月单证学费普遍较低,如某校在职研究生,学费一般在万元左右,并且还支持助学**,就算加上论文阶段的费用,也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优惠的。
一月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学费普遍高于单证学费,这双证在职研究生能获得双证、所报专业及院校等因素都是有莫大关联的。
虽然学费高低有所不同,但收获知识本来也需要经济上的付出。所以,如果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习费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时,大家应该多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报考形式、专业及院校。
(3)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费用问题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人意识到如果不能及时的接触最新的科学知识就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在职人员想要获得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再教育是必须的,如果进行脱产学习,很多是无法承受经济压力的,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费用是多少呢?
在职研究生虽然有着一定的固定收入,不过很多已经有了家庭,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也要花费很多,因此费用问题也是在职人员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花费具体需要多少呢,总体的学习费用区间相差比较大,一般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都有,根据报名的专业和报名的院校不同,费用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专业,费用涉及的越高,越是国家实力派院校,费用也同样是越高。双证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费用是由自身来承担的,无法申请相关的补助,压力相对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一定提前咨询清楚费用问题。
不过双证在职研究生虽然费用较高,但是其双证的含金量也是比较高的,是受到很多社会企业的认可的,对于自身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助力。提升学历本就是一条不同寻常路,需要承担一部分,才能获得想要的,有失必有得吗,况且这是有失一定有得,用部分金钱的投入,获得职业发展的突破,获得更高的职场竞争力,相对于所花费的金钱来说更为值得,所以一定不要过分注重费用问题。
(4)在职研究生双证复试一般问什么问题?
在职研究生双证的招生形式中,除了免试入学的招生方式,其他的都要先经过考试才能入校学习。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是通过笔试考基础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而复试一般是通过面试来考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双证考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职研究生双证复试一般问什么问题呢?首先:未来规划问题。很多情况下,考官会根据在职研究生双证考生的基本情况,问一些职业规划上的问题,比如通过学习后你想达到的程度是什么,在现在的工作遇到的哪些问题让你觉得需要提升自己。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回答的一定要很踏实,不能夸大,从业方向也要和所报专业相关。其次:性格问题。在之前的自我介绍中,也许很多在职研究生双证考生会提到自己的性格如何,但很多考官还是会问的问题就是,在工中你有什么弱点,这些弱点给你造成了什么。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要直接说你有什么弱点和缺点,要在提出自己的弱点的时候提出自己是如何克服的,也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最后:专业选择问题。更多的时候,考官会问在职研究生双证考生为什么会报这个专业,这个时候,你要针对专业优势提出对专业的理解,并利用专业的优势阐述它的发展前景,这样思路明确的理论会另考官满意。
以上提到的就是复试时常问的一些问题,参加复试的在职研究生双证考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做准备,不少问题的回答方式都是可以套用的。如果您对于在职研究生双证复试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回答。
(5)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常见问题
双证在职研究生从是属于参加统考入学的在职研究生,主要的招生对象是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在参加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时候,我们需要以下常见问题。
第一、双证在职研究生是非全日制,但是有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双证在职研究生虽然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学范畴,但是在职人员通过报考参加双证在职研究生的都是有双证的,对于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审核标准和全日制研究生是一样的。
第二、双证在职研究生入学需要参加1月联考。
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参加1月联考,只要参加1月联考的笔试和学校的复试环节通过了,就会被学校录取,成为正式的双证在职研究生。
第三、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审核严格。
双证在职研究生的专业水平的审核和全日制研究生是一样的,都需要参加统考入学,要以偶自己的科研成果,需要参加论文答辩,修满学分,通过专业水平测试的在职研究生才能顺利毕业。
第四、双证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条件低。
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员只需要有专科以上的学历,就能报名参加1月联考,在工作年限的限制条件根据学历的条件有所不同,专科学历需要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本科学历需要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双证在职研究生对于在职人员而言好处非常明显,近些年包括双证在职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了。
(6)双证在职研究生面试问题类型
双证在职研究生面试问题类型主要有一下四种,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老师分析如下。
开放性问题。面对开放性的问题时,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双证考生是无法以简略的"是"或"不是"轻松带过,你必须作一番精简却有内涵的回复,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正是你表现自我、加深印象的大好机会。
一般性问题。考生通常会对一般性的问题做好事前的准备演练,例如"未来的展望为何?"或"你为何考双证在职研究生?",较有经验的考官则会问的更为具体深入,或将一般性问题加以修饰,好观察考生的实时反应。
引导性问题。考官也可能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双证在职研究生考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并回答考官所欲听到的答案。
中性问题。一般考官都会尽量避免评论某事而显露出自己的立场,双证在职研究生考生也应以中性的内容回答。
如果您对于双证在职研究生面试问题类型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回答。
(7)双证在职研究生网上调剂问题
双证在职研究生是统招方式报考研究生,在招生方式上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根据国家规定,非全日制双证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统一的招生办法,双证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但是在职人员只要满足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条件也就可以报名参加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
双证在职研究生以统招方式考研,同样也是可以进行专业调剂的,但是在专业调剂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专业调剂跨度问题
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调剂不能跨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第二、哪些考生可以进行专业调剂
加网上报名,没有被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录取并且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及网上报名时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
第三、调剂报名须知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缺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填报调剂志愿,可同时填报3个志愿。如果考生复试没有通过,考生仍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
关于专业调剂的基础信息就是以上,2018年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开始,想要考研的在职人员还是需要心细准备。
(8)双证在职研究生论文选题的重要标准::问题标准暨问题意识
何谓问题标准?即:一个选题必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何又谓“好问题”?彭玉生指出:“问题是一项研究的灵魂。”“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如何确定“好问题”?他提出四个评判标准:1、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以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集中专注于一个研究问题,或者彼此相关的一组问题。当一篇文章问多个问题时,这些问题应该围绕同一个理论轴心,而不是同一个现象或事物。2、原创性。原创诚然可贵,却是真金难求。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但新现象本身的独特或罕见性未必是创新。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3、意义。这一标准包括语义上的意义和理论意义。语义上有意义的基本要求是研究问题要符合逻辑、符合事实,不应是假问题。”“学术研究特别强调理论意义,即理论缘由(theoretical rationale)。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判断理论意义不仅需要学者的理论功底,并且必须是学术界认可。定义重要概念、提出重要问题要比做回归分析困难得多。对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只能通过文献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理论意义。”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确定“好问题”的四大标准中,“具体”和“集中”意味着一个学术问题必须是研究者所能够驾驭的,小问题好着手,大问题难掌控。这对双证在职研究生而言特别重要:大而不当的问题绝非一篇双证在职研究生论文所能够容纳。例如,有这样几篇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邓小平公正观的逻辑构架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当代西力一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理白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视闽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专业标准”而论,上述四篇开题报告均符合专业要求。可是,就“问题标准”来看,其选题要么太大而难以驾驭,如后三篇;要么选题过于含混空洞而难以完成,如第一篇选题的研究难度就己经远超-个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能力范围。而第四篇选题虽有新意,但是,仅一个“高校网络舆情”之“高校”范围界定就在研究者面前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里的“高校”是中国所有高校还是某地的高校抑或某所高校?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因为研究思路决定了研究者必须大量采用第一手资料,这必须依靠实证调查获得,其过程非常艰辛。它意味着:若选择多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获得研究数据的过程将超出研究生的能力范围;若只选择一两所高校,所获数据则不足以支撑一篇双证在职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而如果只用第二手资料,不仅资料不够丰富,更糟糕的结果是:研究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总之,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研究选题,但研究者却面临无从下手的尴尬。
遇到上述问题时必须调整选题—要么放弃重来要么缩小研究范围。以《大理白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例,作为一个实证研究,研究生个人是无力赴大理州1市8县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来完成此论文的,这需要一个庞大的课题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问才能够完成。但考虑到这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研究选题,经笔者指导,题口最后确定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聚居区为个案》,问题由面缩小到点,成为适合双证在职研究生生研究的问题并顺利通过开题答辩。
“原创性”对双证在职研究生而言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可以提倡却不宜实现,更不能PJ求。对于绝大多数双证在职研究生而言,比创新更重要也更现实的口标应该是:完成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而少数学有余力的优秀双证在职研究生可以在选题上追求“一定程度的创新”,而能达此口标己属难能可贵。如《思想政治教育视闽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因题口太大研究资料匾乏而被笔者否定后,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累将题口调整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一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探索》,从而使一个渐成热点的研究课题演化为一个非常富有创新价值的问题。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作为
一个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力一法,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早己受到学界关注,己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研究领域。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其运用极为有限,虽有少数学者运用这一理论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尚无学者运用其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热点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因此,这一研究具有原创价值—用新理论、新力一法研究新问题。当研究力一法明确为耗散结构理论后,因研究视角的调整,研究资料的来源不再被局限于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可以灵活运用,相得益彰。
双证在职研究生论文选题能够创新,除了自身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之外,若能够在导师指导下清晰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也能够找到富有创新意义的选题。例如,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教育部出台《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巨2005」64号)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相关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有敏锐学术洞察力的研究者会发现,心理学和教育学前所未有地赫然列入主要相关学科中。该文件从学术渊源的角度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教育学内在的联系,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而且可以借力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来发展壮大。首先,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全新的理念和力一法并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其次,有可能诞生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学术底色”的全新的、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学术依托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领域,因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为教育和心理研究,特别是实证及实验类的研究提供宽广且几乎完全空白的学术领域;最后,无论两大学科如何融汇碰撞,有一个基本事实可以预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将会迎来一个引人入胜的学术增长点,两大学科的有机融合将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前沿。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指导四位双证在职研究生确定了具有原创价值的选题,其一是:《有效课堂管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相关性研究》;其二是:《高校“思政课”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其三是:(( X X大学学生“思政课”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多维理论的解读》;其四是:《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研究—以XX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这些选题不仅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好评,而且得到了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好评。其重要原因有:第一,“思政课”一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囿于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力一法,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承待教学改革完善之。因此,上述选题切合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05力一案”的有关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第二,上述选题的研究力一法和思路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力一法,具有鲜明的教育实证研究特点,填补了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证的科学性力一面的缺漏;第三,上述选题(除第四个以外)均立足于笔者长期致力的教学改革研究—“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生们各自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以笔者的教学实验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教育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手段,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力一法对教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研究。以此力一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其创新价值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对于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前述“好问题”之“意义”标准也是学位论文必须达成的标准,但却经常被研究者忽略。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大量假问题出现。
有这样一篇双证在职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虽然题口中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但该问题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问题。经验以及常识告诉我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和随迁子女的生存和发展日愈受到社会关注。然而,这些随迁子女进城后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及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更有可能是:城镇的接纳能力不足和他们父母安居乐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种种问题,如: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及合法权益保障等;抑或是他们在与新的生活环境融入时出现的相互适应的问题,如:社会融入障碍以及普遍存在的因行为失范得不到及时矫正所导致的青少年违法乃至犯罪问题等等。而这些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够涵盖、所能够解决的。也就是说,针对这些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好坏都不能有效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源是公平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保障的缺失,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医疗保障的缺失、基本住房的缺失等。任何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所产生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之努力都是南辕北辙、荒谬可笑之举。很难想象带着这种“象牙塔”里的天真烂漫到这个身处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中做所谓的调查、访谈等研究时,这个群体的成员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研究者?!
与上述失败的开题相比,这样的选题—《昆明市民办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析—以官渡区福德村为例》则不失为一个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范畴的真问题。它同样是研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非常恰当地选择进城务工人员聚集的城中村民办中小学为载体来研究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比起前一个选题,该选题专业属性清晰并且可行。
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始,没有问题则没有研究。那么,双证在职研究生生如何避免选题时频繁出现的“以假乱真”现象以确定所研究问题是“真问题”?除了遵循选题时必须遵循的“意义”标准即:符合逻辑和事实、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外,劳凯生异曲同工地提出了区别真假问题的几条基本经验:“我给真问题下了个定义:任何一个真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逻辑上能自洽;第二,实践中能举证。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真问题,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则是假问题。所谓逻辑上能自洽,就是指能成一家之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很高的标准,它要求立论要公允,材料要翔实,理论不能有破绽,逻辑不能有错误。而所谓实践中能举证,就是说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例证,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天力一夜谭,不是谎言谬见。”川有一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问题。因为命题本身不符合常理与逻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怎么能够与“新农村建设”搭界呢?常识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更普遍的受众所接受,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力一式及其过程。而“新农村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中国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力一位的建设,最终实现把经济文化普遍落后于城市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标。所以把两者张冠李戴必然产生“关公战秦琼”、“张飞打岳飞”式令人捧腹的笑果。就此题口而言,剖析研究者的思路,可以大致推测出其本意和兴趣是指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可是,考虑到专业力一向限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挂钩呢?十脆给“新农村建设问题”加个“专业限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殊不知两者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此逻辑的荒谬就好比说:“不想当将军的厨师不是好士兵”一样。就专业研究范畴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研究范围”,而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研究范围”之内显然是一个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得其门而入的难题。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的角度甚至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视角来探讨相关问题,但却很难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来展开研究。
总之,学术研究的选题必须是真问题,若不考虑专业标准而只考虑问题标准,还必须遵循:事实原则、逻辑原则和学理原则。事实原则在许多时候近乎常识,譬如常识告诉我们:围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而产生的种种“问题”绝不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力一面的问题。同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定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某种联系。逻辑原则与事实原则密切关联,不符合事实和常理的所谓研究选题也一定不符合逻辑。那么,何为:学理原则暨学理意识呢?
(9)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习的学风问题
1、作业抄袭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求学生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①。对于双证在职研究生来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最基本要求是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应用知识的主要形式。而作业抄袭与独立完成作业不相容,它不能客观反映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当被问到“是否作业抄袭”时,81.56%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自认为自己从未、很少和较少抄袭作业,18.44%的承认自己有时和经常抄袭作业。平均分为2.07,处在很少和较少之间,接近很少。这与陈冲、郭深晖所发现的很多双证在职研究生提交作业时抄袭、拼凑的结果有一定差异②。在对其他同学作业抄袭评估时,73.92%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认为其他同学从未、很少和较少抄袭作业,26.08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认为其他同学有时和经常作业抄袭。平均分为2.49分,处在很少和较少的正中间。可见,自评和他评的结果都表明,有些双证在职研究生存在作业抄袭的问题。高校学业要求不很严格、教师监督不力、双证在职研究生缺乏诚信和懒惰等可能是作业抄袭的最主要原因。
2、考试舞弊及充当“枪手”
据美国研究者布罗德和韦迪(W}Broad& N}Wade)的估计,“每一个大不好的行为者被揭露出来,就会有一百多个类似的大不好的行为者逍遥法外,而每发生一起大不好的行为,就会有一千来起小不好的行为得逞。’,①考试舞弊是双证在职研究生最常见的学习学风问题之一。尽管《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求学生“不不好的行为’,②,近些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也出台了处罚考试不好的行为者的严规,2012年1月发布了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③,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和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而且也强化了监考教师的责任,还安装了电子眼、手机屏蔽仪等设备,但是在各类国家考试、学校考试中,舞弊现象仍频频出现。事实上,每到期末或重要考试,学校也发现并处分了一定数量的舞弊双证在职研究生。由于考试成绩往往与双证在职研究生各类评优评先等相关,为了增加自己评优评先等的“祛码”,很多双证在职研究生选择考试舞弊。考试舞弊的形式由单纯的携带小抄、电子设备发展为买考前答案、找人充当“枪手”、帮忙考等。当问及“你是否考试舞弊”这一问题时,93.64%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自认为自己从未、很少和较少考试舞弊,6.36%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承认自己有时和经常考试舞弊,平均分为1.61分,处在从未和很少之间,更接近很少。在对其他同学考试舞弊评估时,89.14%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认为其他同学认为从未、很少和较少考试舞弊,10.86%的认为其他同学有时和经常考试舞弊,平均分为1.97分,处在很少的水平上。提示双证在职研究生很少考试舞弊,也就是说考试舞弊的问题不很严重。这与有关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如有研究表明④,55%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认为存在考试中的不好的行为行为。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舞弊可能与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双证在职研究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功利心理、侥幸心理相关。
双证在职研究生当被问及是否“在各级考试中为其他同学充当‘枪手”’时,97.20%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自认为自己从未、很少、较少有过当“枪手”的经历,2.79%的双证在职研究生承认自己有时和经常当过“枪手”,平均分为1.51分,处在从未和很少的正中间,说明充当考试“枪手”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较少。当被问及其他同学是否在各级考试中充当“枪手”时,92.38%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认为其他同学从未、很少和较少充当“枪手”,7.62%的双证在职研究生认为其他同学有时和经常充当“枪手”,平均分为1.75分,处在从未和很少之间,稍靠近很少,同样说明双证在职研究生在各类考试中充当“枪手”较少。笔者推测,双证在职研究生充当“枪手”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碍于朋友面子,不得不帮;二是追求高的经济利益,充当“枪手”可以获得源于委托者的很高的经济回报;三是双证在职研究生抱有侥幸心理,即使被学校发现,所受惩戒处罚也不重,风险成本低,收益大。
(10)2023年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设置问题
随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改革,影响最大的也就是双证在职研究生,双证在职研究生现在和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管理上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因原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纳入后只须在录取时明确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他不做任何变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各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应公开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和办学地点等信息。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双证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需要参加1月联考,将使在职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扩大,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甚至情况和学位授予点的情况开展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在专业审核和培养的目标上采用一致的标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
双证在职研究生入学参加联考和复试,审核需要有自己的学科成果和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对于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论文要同样标准进行盲审以及抽检,所以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