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全日制研究生值不值得读?这4类人更适合在职备考
"听说华工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高,但要不要辞职备考?"作为“老江湖”,今天给大家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先划重点:华南理工大学作为985/211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确实高。但要注意三个关键数据:
1. 近三年平均报录比6:1(工科类专业甚至高达10:1)
2. 应届生占比78%(非应届考生中65%为体制内在职)
3. 全日制与非全共享教学资源(但毕业证注明培养方式)
我观察了100+在读学员,发现这4类人最适合报考:
① 体制内想换赛道的(教师/公务员想转技术岗)
② 工龄3年内的职场新人(学习状态保持较好)
③ 配偶在当地工作的(解决住宿问题)
④ 有明确科研规划的(导师团队资源很重要)
备考建议分三步走:
第一步:登录华工研招网查最新简章(注意统考科目代码)
第二步:找直系学长要近3年真题(某宝30元就能买到)
第三步:提前联系心仪导师(官网有研究方向介绍)
我强调一点:非全和全日制试卷难度完全一样!但全日制要住校上课,想兼顾工作就别考虑了。建议看看MEM/MPA等专硕项目,很多单位都认这个。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大家关心的费用问题:
工科类8000元/年(学制3年)
经管类12000元/年
住宿费1200元/年(四人间带空调)
对比同等院校,这个收费确实良心。
华工研究生宿舍实拍:这环境值不值得辞职读全日制?
一、先看实拍:宿舍到底长啥样?
朋友住的是五山校区西区研究生公寓,四人间带独立卫浴。推门进去第一感觉是空间紧凑但够用——上床下桌的标配,每人配了衣柜和三层储物架。实测床铺长度1.9米,大高个儿翻身可能有点局促。空调是美的的,制冷效果不错,广州的夏天算是保命神器。
卫生间干湿分离做得挺实在,花洒水压够大,不过排水速度一般,洗完澡得用扫把推推水。每层楼有公用的饮水机和洗衣机,扫码就能用。特别要说的是楼顶有共享厨房,电磁炉、微波炉随便用,朋友经常在那儿煮螺蛳粉,整层楼都飘着味儿。
二、生活配套比宿舍更重要
住得舒不舒心,周边配套才是关键。从西区宿舍步行5分钟就是穗石村,肠粉店、水果摊、理发店一应俱全。想改善伙食的话,东门外的gogo新天地三楼全是餐馆,人均30能吃撑。最让我羡慕的是,去图书馆只要骑7分钟共享单车,半夜赶论文都不用担心饿肚子——楼下便利店24小时开着。
三、值不值得辞职?看这三笔账
1. 经济账
全日制研究生每月600块国家补贴,导师可能再发个三五百。朋友现在每月开销控制在1500以内,主要靠之前工作攒的积蓄撑着。如果辞职前没存够钱,可能要接点兼职。
2. 年龄账
朋友是28岁辞职读研的,同届最小的有22岁直博生。上课分组做实验时,能明显感觉思维方式差异。不过导师反而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做项目时更清楚企业实际需求。
3. 机会账
实验室师兄有华为的联合培养名额,去年毕业进了大疆搞算法。但文科类专业就业形势明显不如工科,经管学院有人研二就开始考公了。
四、“老江湖”的大实话
蹲在宿舍楼梯间和几个研三学生聊了会儿,听到几句掏心窝的话:
“要是冲着宿舍条件来的,劝你三思。热水器修了三次还没好,报修单能在墙上贴成对联”
“真正值钱的是导师手里的项目资源,我们组有人研二就跟导师去深圳开芯片发布会了”
“工作三年再来读书的最大好处是——终于知道图书馆那些书该怎么用了”
五、我的个人看法
在食堂啃着7块钱的鸡腿饭时,朋友说了句挺实在的话:“比起CBD月租3000的合租房,这儿每年1200的住宿费等于白送。但要是为了住得好才来读研,不如拿学费去租房。”说到底,宿舍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实验室、图书馆、导师办公室才是主战场。那些纠结宿舍瓷砖好不好看的人,可能还没想清楚读研到底图什么。
如果是想转行换赛道,或者所在行业确实卡学历,华工的牌子够硬;要是单纯厌倦职场想回校园,建议先去校医院旁边的打印店坐会儿——看看那些蹲在地上改论文的博士生,比上班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