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在编教师偷偷评职称必看:在职读研最全解答(附专业推荐)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30 09:42:59

收到很多在编教师的私信:想考个研究生提升竞争力,但又不愿辞职脱产读书,哪些专业最适合我们?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说透这件事,手把手教你选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专业。先泼盆冷水:千万别跟风选热门专业!去年有个小学老师盲目报考MPA(公共管理硕士),结果上课 ...

在编教师偷偷评职称必看:在职读研最全解答(附专业推荐)

收到很多在编教师的私信:"想考个研究生提升竞争力,但又不愿辞职脱产读书,哪些专业最适合我们?"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说透这件事,手把手教你选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专业。

先泼盆冷水:千万别跟风选热门专业!去年有个小学老师盲目报考MPA(公共管理硕士),结果上课发现全是政府单位的人,案例分析课讨论的都是市政工程预算,和教学工作完全不沾边。这就是典型的"专业不对口,学费打水漂"。

最适合咱们教师的三大"万金油"专业:

1. 教育管理(专硕)

这个简直就是为教师量身定做的:

专业课考333教育综合,和你考教资的内容重合度高达70%

招生院校多,全省每个地级市基本都有教学点

评职称时等同于教育学硕士,还能用来竞聘中层岗位

去年我表姐评高级职称,就靠这个专业加了5分

2. 学科教学(专硕)

想深耕教学一线的选这个准没错:

细分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具体学科

很多院校提供寒暑假集中授课

毕业直接拿教师资格证(部分院校)

注意要选"非全日制"方向,去年有老师误报成全日制,差点被学校停薪留职

3. 应用心理(专硕)

适合想转心理咨询岗或开发校本课程的老师:

国家线比教育类低10分左右

案例教学多,课堂互动性强

部分院校接受同等学力申硕

但要注意有些学校要求有心理学相关工作经验

避坑攻略:

①单位政策要摸清:有的学校规定只能考教育类,有的要求专业代码前四位一致

②时间成本算清楚:建议选网络授课+集中答辩的院校,千万别选每周都要面授的

③经济账要细算:教育硕士普遍学费在3-8万,超过10万的谨慎考虑

说个真实案例:临沂的王老师去年同时拿到山东师大教育管理硕士和某985高校MBA录取,果断选择了前者。结果今年评职称时发现,MBA属于管理类,不能用于教师职称评定,差点肠子都悔青了。

亲情提示:2024年起多地教育局出新规,教师攻读硕士需要提前备案。建议大家先去人事科要份《在职进修审批表》,把报考专业、学习形式等白纸黑字写清楚,别等到录取了才发现单位不认账。

在编教师偷偷评职称必看:2024在职读研最全解答(附专业推荐)

在编教师考研选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这三点必须提前知道

一、时间精力能不能“耗得起”?

全日制:读研期间需要脱产学习,工作日全天在校。如果在编教师选择这条路,意味着要暂时放下教职(部分单位允许停薪留职,但需提前确认政策)。寒暑假能回家,但平时上课、写论文的压力可不小。

非全日制:周末或寒暑假上课,平时还能继续工作。但“边工作边读书”的酸爽谁试谁知道——白天备课上课,晚上熬夜赶作业,周末连轴转听课,寒暑假还得泡图书馆写论文。

关键点

如果学校支持读研(比如评职称急需学历),选非全更稳妥;

若想彻底换个研究方向(比如从语文转心理学),全日制更合适;

家里是否支持?尤其是有娃的老师,得考虑接送孩子、照顾家庭的精力分配。

二、经济账得算明白

学费差距

全日制学费通常每年8千-1.5万,部分专业有奖学金;非全学费普遍2万起步,教育类专业可能更高,且多数学校不提供奖助学金。

隐性成本

脱产读全日制:至少2-3年没有工资收入,还要承担生活费;

非全日制:虽然工资照拿,但交通费、住宿费(异地上课)、论文辅导费加起来也不少。

实话实说

如果单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非全的性价比更高;但如果想彻底转型(比如进高校或科研机构),全日制学历的认可度目前仍占优势。

三、未来规划要对得上号

评职称

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全日制和非全研究生学历基本一视同仁。但具体得看本地教育局的红头文件——有的要求学位证+学历证双证齐全,有的对专业方向有硬性规定(比如语文老师必须考文学类)。

职业转型

如果未来想跳槽到高校、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全日制硕士往往更受青睐;

单纯为了提升教学能力,非全的教育硕士(如学科教学专业)更实用,很多课程直接对接课堂实践。

人脉资源

全日制同学多是应届生,圈子年轻化;非全的同学以在职教师为主,互相交流教学管理经验更方便。比如有的老师读非全期间,直接和同学搞起了跨校教研项目。

亲情提示一句:一定要和单位提前沟通! 有的学校鼓励教师深造,甚至会报销部分学费;但万一领导不支持,非全上课请假都可能成问题。别光顾着备考,结果开学了才发现“学校不给批假”,那可就尴尬了。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政策以各地教育局及院校最新规定为准。)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