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同等学力

在职考研零基础怎么选?同等学力申硕VS非全研究生真实通过率对比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9 13:15:15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想提升学历但没时间备考,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研究生哪个更容易上岸?作为经历过两种考试形式的“上岸人”,我用亲身经历给大家说句大实话。先看入学门槛: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入学是最大优势,大专就能报研修班。但想拿硕士学位证必须满足本科毕业满 ...

在职考研零基础怎么选?同等学力申硕VS非全研究生真实通过率对比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想提升学历但没时间备考,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研究生哪个更容易上岸?"作为经历过两种考试形式的“上岸人”,我用亲身经历给大家说句大实话。

先看入学门槛:

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入学是最大优势,大专就能报研修班。但想拿硕士学位证必须满足本科毕业满3年,还要通过5月统考

非全研究生(含MBA/MPA等管理类联考专业):必须参加12月统考,初试考管理类综合(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二,去年国家线167分

考试难度对比:

以某重点大学为例:

▶️ 同等学力申硕统考:

只考外语+学科综合两门

外语可选英日俄德法五语种,英语难度≈四级水平

学科综合都是专业课内容,60分及格

单科成绩保留5年,可补考

▶️ 非全研究生统考:

管理类联考数学考到初中知识点,但要在55分钟内做完25道题

逻辑题30道,很多在职朋友第一次接触这种题型

英语二阅读难度接近六级

总分300分,去年热门院校实际录取线普遍190+

适合人群分析:

建议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的3类人:

1. 本科毕业想拿硕士学位但没时间备考

2. 工作需要职称评审但学历够用

3. 单位认可单证硕士(尤其体制内)

建议报考非全研究生的2类人:

1. 必须提升学历(如大专直接考研)

2. 未来可能考公考编(现在大部分岗位要求双证)

我强调一点:

医学、教育等专业慎选同等学力申硕,很多执业考试不认可

MBA/MPAcc等专业虽然统考难,但毕业后拿的是学历证+学位证

部分院校的非全研究生提供提前面试,面测通过后笔试过线即可录取

对了说个真实案例:去年帮学员张姐规划,她本科毕业12年,在国企做中层,对了选了同等学力申硕。每周线上课2小时,统考前集中刷了5套真题,今年刚通过答辩。而同事李哥选择非全MPA,备考半年做完了15套模拟卷,对了笔试197分上岸。

在职考研零基础怎么选?同等学力申硕VS非全研究生真实通过率对比

大专考在职研究生,选同等学力申硕还是非全?“上岸人”经验个人觉得

废话不多说:得看你要啥!

要是就想拿个硕士学位傍身,平时工作忙得脚打后脑勺,建议优先考虑同等学力申硕;要是铁了心想拿双证,单位明确要求研究生学历,那就咬咬牙冲非全。不过这里有个关键点:大专直接报非全,得毕业满五年才能考!比如你是2020年毕业,最早得2025年才能报考,这个时间差很多人容易忽略。

同等学力申硕的真相

1. 先上车后买票:不用参加12月统考,直接找学校报课程班,边学边准备申硕考试。很多学校允许大专生跟班学,但对了申硕必须满足本科有学位满三年。

2. 考试难度亲民:英语和学科综合两门,60分及格制。我见过最狠的哥们考了四次,每年交考试费接着考,硬是给磨过了。

3. 证书效力:只有硕士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体制内评职称、私企涨工资够用,我同事就是靠这个证评上了中级职称。

非全的现实情况

1. 考试不玩虚的:和全日制考同一张卷子,去年某985的公共管理专业,非全分数线比全日制还高5分。备考那半年我每天雷打不动学3小时,差点把咖啡当水喝。

2. 周末比上班累:我们班有个单亲妈妈,每周五下班赶高铁去外地上课,周日晚上再红着眼圈回来。这种强度不是所有人都扛得住。

3. 双证真香警告:毕业证会标注"非全日制",但去年我们单位竞聘,只要学信网能查到的统招学历,非全和全日制一视同仁。

五个关键决策点

1. 时间账:同等学力从入学到拿证平均2.5年,非全最少3年起。急着用证的选前者。

2. 金钱账:本地读同等学力全程3万左右,非全名校专业轻松破10万。有个同学报了某校MBA非全,两年花了16万。

3. 学习底子:英语四级没过的慎选非全,去年我们考场有个大哥考英语二,阅读理解全选C,对了考了38分。

4. 单位态度:提前打听清楚人力政策。我表姐在国企,同等学力硕士加工资,但竞聘岗位必须双证。

5. 隐形福利:同等学力课程班能认识不少本地人脉,我们班长现在成了行业信息中转站,光靠这个接了好几个私活。

“上岸人”的血泪教训

千万别信"“抱过”"的机构!去年我邻居花5万报了个"保障班",结果连考试资格都没弄明白。还有那些吹嘘不用上课的野鸡大学,学信网查不到号的全是坑。报之前一定上教育部官网查招生简章,直接打学校研究生院电话最靠谱。

实操建议三步走

第一步:把心仪学校的《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部下载,用Excel表格对比报名条件、学费、上课方式。

第二步:找目标专业的在读生打听真实情况,知乎、贴吧、豆瓣小组都是好地方。

第三步:做套近年考研真题摸底,要是英语、数学完全抓瞎,趁早调整策略。

别光看别人选啥,关键得看自己情况。有足够时间备考就冲非全,想早点接触知识就选同等学力。别纠结,行动起来最重要。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