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北京非全研究生报考攻略:在职读研专业一览表(含MBA/EMBA/MEM报考条件+学费清单)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8 16:06:48

在北京边工作边读研,最头疼的就是选专业和算成本。今天就给大家盘一盘2024年北京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真实情况,手把手教你挑到适合自己的专业。一、北京非全专业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商科三巨头清华五道口金融MBA:48.8万/2.5年(周末上课+每月集中授课3天)北大 ...

北京非全研究生报考攻略:在职读研专业一览表(含MBA/EMBA/MEM报考条件+学费清单)

在北京边工作边读研,最头疼的就是选专业和算成本。今天就给大家盘一盘2024年北京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真实情况,手把手教你挑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一、北京非全专业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商科三巨头

清华五道口金融MBA:48.8万/2.5年(周末上课+每月集中授课3天)

北大光华EMBA:82.8万/2年(每月4天连上)

人大商学院MPAcc:16.8万/2年(周六日上课)

第二梯队:工程管理类

北航MEM:12.8万/2.5年(可选周末班/集中班)

北理工项目管理:10.6万/3年(每月对了一个周末)

第三梯队:特色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MFA:9.8万/3年(寒暑假集中授课)

首师大教育管理:5.2万/3年(网络+周末面授)

二、报考避坑诀窍

1. 注意学制差:同是MBA,央财2年毕业,北邮要3年,多出一年意味着多交1年社保和房租

2. 警惕"在职博士"圈套:北京目前仅有中科院等3家单位招收非全博士

3. 学费浮动规律:985院校每年涨5%-8%,市属院校3年调一次价

4. 上课时间实测:宣称"周末上课"的学校,实际每月要空出3-4个完整周末

三、特殊政策提醒

1. 工作证明新规:2024年起需提供连续6个月北京社保记录

2. 加分政策:乡村振兴、抗疫人员可加10-15分(需单位盖章证明)

3. 调剂新变化:非全不可调剂到全日制,但可跨专业调剂

四、真实费用清单(以热门专业为例)

1. 清华MEM:16.8万学费+3.6万教材费+2万答辩费=22.4万

2. 北师大MPA:9.8万学费+0.8万保险=10.6万

3. 北交大MBA:13.8万学费(含两次海外访学)

特别提示:很多学校把住宿费、教材费单列,报考前要问清杂费明细。比如某校MBA标价15万,实际要另交4.6万案例材料费。

个人觉得:选非全专业就像买房,既要看眼前门槛,更要算长期成本。建议做好3年时间规划,把通勤时间、项目作业时间都计入成本。下期我们具体说说《非全研究生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业》,教你用时间管理工具高效完成学业。

2024年北京非全研究生报考指南:在职读研专业一览表(含MBA/EMBA/MEM报考条件+学费清单)

北京在职研究生学费对比:MBA/MPA/MEM各校收费明细

一、MBA:商科热门,价格差距大

MBA算是“职场镀金”的热门选择,但各校学费差异明显:

清华经管学院:36.8万(全日制19.8万),学制2-3年,分批次申请,面试竞争激烈。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39.8万起,项目方向多,金融班略贵,适合预算充足的职场中高层。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普通班35.8万,科技金融方向40.8万,课程偏实战,适合金融、科技行业。

对外经贸大学:22.8万起,国际班稍贵,性价比高,尤其适合外企或涉外领域从业者。

北航、北理工:16-18万左右,工科院校的MBA价格亲民,适合想转管理岗的技术人才。

二、MPA:体制内“刚需”,价格相对友好

MPA主要面向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群,学费整体比MBA低:

清华大学:9.9万,分两年缴,课程偏公共政策,名额少,需要单位推荐。

北京大学:10.8万,周末上课,研究方向多,比如应急管理、社会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8.9万,学制2年,每月集中授课一次,适合外地学生。

北师大、中央财经:7-9万区间,北师大偏教育政策,央财侧重财政管理。

三、MEM:工科生的管理跳板

MEM(工程管理硕士)适合技术转管理的群体,学费跨度也不小:

清华大学MEM:23.8万,分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等方向,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

北航、北理工:12-16万,课程结合工程案例,校企合作项目多。

北京交通大学:9.8万,铁路、物流方向是特色,适合相关行业从业者。

华北电力大学:8万左右,能源电力领域认可度高,性价比突出。

几个实用提醒:

1. 学费一般按学年缴,部分学校分2-3次交清;

2. 教材费、论文答辩费可能额外收,提前问清;

3. 部分高校有“提前批面试”,通过后笔试压力小,比如清华、北大;

4. 外地学生可选集中授课班,比如人大的每月一次课;

5. 早报名有优势,尤其热门院校,名额容易满。

说一千,道一万,选学校别光看价格,得结合职业规划。比如外企人选国际认证的MBA,体制内MPA挑单位对口的高校,技术岗转管理优先MEM。北京高校资源多,多对比课程设置和校友资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