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非全考研必看:2025年在职读研这8个专业闭眼选
在后台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东北师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报?有没有容易上岸的专业?"作为老牌985院校,东北师大的非全项目确实有三大独特优势:专业选择多、录取比例高、学费还特别亲民。今天就带大家看看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8个王牌专业。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免联考项目,东北师大的同等学力申硕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两个热门方向。这两个专业特别适合教师、HR、社区工作者报考,单证就能评职称用,最关键的是不用参加12月联考,周末上课还能同步上班,真正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
需要双证的朋友重点关注这6个管理类联考专业:MBA、MPA、MEM、MPAcc、MTA、MLIS。其中MPA连续3年招不满,去年复试线比国家线还低5分。给大家划个重点:本科毕业满3年或专科毕业满5年就能报,今年新增的智慧旅游管理方向(MTA)特别适合文旅行业从业者。
备考建议就记住三点:第一梯队选MBA/MPA,招生人数都在80人以上;第二梯队看MEM和MLIS,理工科背景优先;第三梯队是冷门宝藏专业MAud(审计硕士),去年报录比才3:1。这里要提醒大家,东北师大所有非全专业都是2.5年学制,学费区间在3.8万-8万之间,比很多南方院校便宜三分之一。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同等学力申硕的隐藏福利:除了能保留学籍4年,最关键的是可以先用本科学历报读研修班,等符合条件再申硕。特别适合本科学位证丢失或者想提前修学分的朋友。需要具体招生简章的朋友,评论区留言"东北师大"我发你。
东北师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一览表
想读研但怕学费贵?东北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可能比你想得更“接地气”。今天就带大家唠唠东北师大的学费情况,用大白话把细节说明白,帮你心里有个数。
学费到底多少钱?
东北师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按专业不同分档收费。大部分文科类专业,比如文学院的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部的小学教育,一年学费在1万-1.3万元之间,学制一般是3年,总费用约3-4万。理科和艺术类稍高,比如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每年约1.5万元,3年下来4.5万左右。
这里有个小提醒:学费按学年交,不用一次性掏空钱包。比如你读3年,每年开学交当年的费用就行,压力小很多。
不同专业有啥区别?
文学院、教育学部:学费亲民,适合教师、教育行业从业者进修。
政法学院:比如学科教学(思政),学费和文科类持平,适合考编或体制内人员。
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实践性强,学费略高,但比全日制艺术硕士便宜近一半。
专业硕士(如教育管理):部分专业学费稍高,但课程安排更灵活,周末或寒暑假上课。
划重点:东北师大没有“天价专业”,大部分专业总学费控制在5万以内,比一线城市高校低30%左右。
除了学费,还有哪些钱要花?
1. 住宿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安排宿舍,外地学生需要租房。长春租房成本低,合租每月500-800元就能搞定。
2. 交通费:如果是异地学生,建议选集中授课的专业(比如寒暑假班),减少往返次数。
3. 教材资料费:每年约500-800元,部分课程提供电子资料,能省则省。
学费怎么交?能分期吗?
学校支持两种缴费方式:
一次性付清:开学前通过学校财务系统线上支付,偶尔有早鸟优惠(比如减500元)。
分学年缴纳:大部分人的选择,每年9月前交当期学费即可。
暂时不支持银行贷款分期,但有些单位会给在职读研的员工补贴,记得先问人事部门。
值不值?普通人掏钱前要想清楚
东北师大的性价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名校背书:作为东北地区师范类TOP高校,学历认可度在体制内、教育行业吃香。
2. 时间灵活:周末班、集中授课班可选,适合边工作边读书的人。
比如在长春当小学老师的张姐,去年报了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周末上课,一年学费1.2万。她说:“相当于每月少下两顿馆子,但评职称时能用上,这钱花得值。”
几个省钱的实用建议
1. 早报名有惊喜:部分专业前20名报名者免资料费,关注学院官网通知。
2. 校友资源共享: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免费用,省下查资料的会员费。
3. 跨校选课:与吉林大学等本地高校有合作,部分课程可互换学分,少修一门省时间。
如果你打算报考,建议提前存好第一年学费,留出1万5左右的流动资金。另外,每年6-8月学校会发布最新收费细则,记得盯紧研究生院网站,别错过变动信息。
(注:文中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东北师范大学当年官方公布为准。)